香道滇平台“寻找地标好物”功能倍受商户和游客青睐
今天,香道滇平台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举办“寻找地标非遗文创,特色文玩艺术”主题活动。这是香道滇平台于6月21日在“南博会”正式发布前后开展的4个主题活动之一。此项功能发布之后,香道滇展台前的3块“寻找地标好物”互动触摸电子屏,成为了客商和游客的打卡热点,已被点击数万次。
香道滇平台以“地标文化特产+乡村文旅康养”为双主线,创新推出“非遗文创”专属功能模块——非遗产品溯源系统,用户可通过触屏交互设备或手机APP,实时查看非遗文化、非遗小镇、非遗产品的历史背景;地标特产的地域特色或制作工艺及传承人故事。例如:点击广南六郎城村铁皮石斛,即可展示石斛鸡、石斛花茶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场景与独特的壮乡文化;了解濯水古镇非遗技艺,即可丝滑地链接到土家族扎染、西兰卡普织锦等制作演示。
香道滇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尽力对非遗文化全景呈现。用户可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浏览非遗小镇实景、非遗技艺流程及文创产品溯源信息。可在平台轻松探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风俗曲艺、文创产品等项目,例如,楚雄彝绣、大理瓦猫制作等非遗项目均以沉浸式场景呈现。
香道滇认为,许多地标产品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这使得它们本身就是非遗文化的一部分。地理标志的使用和保护又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非遗+文旅+电商”模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产品推广与销售渠道,通过“寻千县万村”板块,游客可发掘县域三标(地理标志、生态标志、文化标志)品牌,助力农特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文旅升级。
云南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领导、文化旅游业专家认为,香道滇平台“以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的创新模式,有效填补了乡村文旅数字化服务的空白。(徐龙云 李萍 图/文)(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