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党建赋能添活力,乡村振兴正当时

2025-07-18 17:41 鹰潭新闻网

近年来,盐城市滨海县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陈涛镇、农业园区、通榆镇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乡村振兴之路。 

陈涛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建+人才”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在人才培育方面,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人才体系,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从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人才,打造年轻化、能力强的村干部队伍,常态化更新后备干部人才库,挖掘种植养殖大户、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的人才。同时,结合镇情制定培训计划,利用电教远程、就业技能集中轮训班等,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课题开展专题培训,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由镇分工干部、村“两委”负责对后备干部“助力成长”,每季度与村级后备干部谈心谈话,助力其成长 。这些举措激发了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比如在特色产业——陈涛山芋粉丝加工生产中,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使得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滨海县农业园区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新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园区构建“园区党工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选派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实现党建与网格管理同频共振。在农业生产关键节点,网格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等工作;依托网格党支部召开“民情议事会”,收集群众诉求,协调解决难题。同时,将辖区划分为多个综合网格,网格员承担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职责,通过日常走访、线上联络掌握社情民意,联动相关部门解决灌溉、农产品销售等问题,并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展联合巡查。此外,引导党员、乡贤、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网格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依托“智慧农业园区”平台实现问题处置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 。通过这些举措,园区的基层治理效能大幅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如在春耕备耕时,党员先锋队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通榆镇则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桥南社区一名村干部,作为“百名菁英”人才,扎根农村,把村民当“家人”,把村子当“家庭”,把工作当“家事”,在农村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在产业发展上,通榆镇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例如,三元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了农产品加工合作社,整合农户资源,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党员干部还积极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滨海县通过党建引领,在人才培育、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美好画卷。(刘大业 马会会 李蓥吉)(鹰潭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