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WAIC大会亮点回顾:液冷破局算力“热墙”,“液冷即服务”加速产业化落地

2025-07-29 16:04 财经网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经历从模型爆发到算力升级,再到能效突破的快速演进,业界正在加速重构"算力地图"的关键技术路径。在这一进程中,液冷技术作为重要突破方向,成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焦点议题之一。

相比传统风冷和水冷技术,浸没式液冷因其在高热通量处理、高密度扩展能力及低能耗等方面的优势,正加速入迈向商业化。在这股升级浪潮中,曙光数创作为液冷技术创新引领者,正加快推动其落地应用。

从智算中心到绿色引擎,重塑高质量运营范式

在大模型与AIGC等高功耗应用兴起,数据中心“烧电、烧空间、烧运维”的问题加剧,推动其向高密度、低碳化升级。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装机容量2024年已达54GW,预计2026年底将增至74GW,AI训练与推理已成为散热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曙光数创作为较早布局智算中心建设的服务商,在夯实算力底座的同时,提出以“模块化+液冷+智能运维”为核心的架构体系,提升能效与部署灵活性。该架构在不同功率密度场景下具备明显优势:3kW以下适配风冷,10kW起液冷TCO更优,30kW以上冷板具性价比,300kW以上则依赖相变浸没液冷,精准应对AIDC高速增长需求。

在本次大会上,曙光数创展示了全线液冷技术,包括相变浸没、相变间接、冷板液冷及“液冷即服务”等创新方案。

冷板液冷通过紧密贴合设计,高效导热至冷却液,模块化架构便于部署,适配中高密度AI推理集群等场景。国内首个产品化的相变间接液冷方案C7000-F采用新型冷媒,常压运行无泄漏,规避水质问题;结合强化沸腾与微纳米多孔流道设计,换热热阻降低15%,支持单柜最高100kW,解决了水冷常见的菌落、腐蚀与结垢难题。

“随着AI应用发展,无论是在极致芯片散热、服务器能耗层面,还是从算力集群部署密度来说,液冷方案都成为必选项。”曙光数创副总裁兼CTO张鹏道出了液冷技术在AI时代的核心价值。

相变浸没液冷,破解算力“热墙”瓶颈

曙光数创重点展示的相变浸没液冷方案为高密度智算场景提供了革命性解法。该技术将设备完全浸没于低沸点、非导电冷却液中,热量迅速被吸收气化后冷凝回流,形成封闭循环,具备芯片级降温能力与出色的散热效率与稳定性。

这一方案已在多平台完成实测验证,其兼容国产架构,PUE稳定在1.1以下,缓解能耗与空间压力,推动智算中心向模块化部署演进。当前超40kW机柜需液冷支撑,未来如Rubin架构将达400kW,相变浸没液冷正成为核心技术。

同时,该方案降低噪音与磨损,延长设备寿命、简化维护,已在“东数西算”多地试点。随着液冷服务器渗透率提升,预计2030年突破30%,其规模化落地将重构数据中心能效格局。

“液冷即服务”模式,加速液冷能力服务化落地

围绕液冷系统部署复杂、维护门槛高等痛点,曙光数创提出“液冷即服务”模式,提供覆盖咨询设计—部署交付—运维管理—价值评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建设与运营闭环。

这种服务模式精准响应了客户的核心需求,提供从功率密度规划、设备选型到定制设计、安装及运维(水质管理)的全流程标准化解决方案,解决液冷服务器与动环设施难以解耦、维保复杂和迁移难题。

此服务不仅助力客户按需获取液冷能力、降低成本,还基于运行数据动态评估PUE和负载,提供节能减碳路径。同时,该模式已适应多气候环境,保障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

面对AI应用加速落地、模型规模不断扩大,智算需求急剧攀升,对底层算力架构提出更高要求,液冷技术也因此成为保障高性能、低能耗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

曙光数创副总裁兼CTO张鹏表示:“客户要的不是一个CDU,而是一个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智算服务体系。”当前,曙光数创已在全国多个智算中心落地,通过“智算即服务”一体化体系,打造可复制、可拓展的绿色运营范式。(财经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