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AI行业应用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工程项目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标准》课题正式启动
8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上,《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工程项目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标准》课题研究工作(以下简称课题)正式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王丛虎对课题进行了介绍,课题旨在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智慧力量,利用标准化加速公共资源交易核心场景智能化,加大人工智能应用深度与广度,赋能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 王丛虎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深刻变革着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其中明确指出要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应用,打造精准识别需求、主动规划服务、全程智能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在各类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应用,提升智能交易服务和监管水平。
王丛虎在进行课题介绍时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潮中,以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提升公共资源质效配置质效,是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系统、监管系统通过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创新交易模式,正在打造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发展的新格局。值此之际,启动《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工程项目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标准》这一课题,可以用标准化的方法凝聚行业共识,助力AI广泛且深度应用;整合“政产学研用” 资源,创新应用模式加快转化;探索AI交易服务治理新范式,助力行业能力提升。
《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工程项目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标准》课题启动
该课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发起,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担任顾问,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乌鲁木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如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13家单位共同担任课题组成员。本次课题将由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理论指导,国家信息中心进行标准制定,多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放业务场景,广联达提供技术及产品支持,共同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发力的研究格局。
本次课题预计将为期一年,重点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标书评审环节,梳理主要评审项,并就评审项的AI技术应用功能和流程环节形成技术应用标准,引导行业AI应用持续深入;通过标准的应用落地,研究AI在公共资源领域落地场景,推动更多的AI技术的行业应用标杆;依托AI助力人工提升效能,实现精准服务、智能管控,探索公共资源领域产业AI。王丛虎表示,课题最终将形成AI核心场景应用路径与模式、AI应用行业标准共识、AI行业应用标准报告三项重要成果。
作为课题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方,广联达基于建设工程领域多年的行业深耕与积淀,创新打造了建筑行业大模型AecGPT,覆盖建筑行业的规划、设计、交易、成本、施工、运维及综合管理等7个领域,模型具有自动化、分析决策、辅助生成等专业能力。聚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于AecGPT打造了AI交易大模型,坚持“数据+算法”双轮驱动,推动“数智融合”,依托百万级从业者经验池、千万级行业知识库,持续优化和训练“AI交易大脑”模型。以“AI交易大脑”智能中枢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构建“招投标文件解析+智能辅助评标”双引擎,实现AI招标、AI评标、AI清标、AI小助手等多场景应用,实现招投标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面向未来,课题对于行业AI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将进一步促进AI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培育发展公共资源交易新质生产力,助力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化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