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轮胎制造遇上清洁蒸汽:中裕智慧能源与毅狮迈的降碳增效实践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型的浪潮中,生物质能正以其碳中和优势,成为驱动工业绿色变革的关键力量。在江苏灌南这座工业重镇,中裕智慧能源与毅狮迈携手打造的生物质供能项目,不仅为当地产业升级注入绿色动能,更在推动能源革命与制造革新的深度融合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
政策赋能:国家战略下的生物质能发展机遇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进入制度化发展新阶段。多项国家级政策协同发力:《“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生物质能列为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的关键路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更直接对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示范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导向已从单一发电向工业供能场景深化——2024年《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燃煤锅炉掺杂生物质技术改造”,而长三角等区域规划更将生物质能与风光能源并列作为基础设施协同建设重点。这些政策共同释放出清晰信号:生物质能正从补充能源升级为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
需求共振:绿色转型下的合作契机
中裕智慧能源与毅狮迈的合作,源于工业绿色转型浪潮中双方需求的精准契合。毅狮迈作为一家年产600万套轮胎的企业,其核心生产环节对能源供应有着严苛要求——轮胎硫化工序需要持续不间断的高温高压蒸汽,压力波动不得超过0.1MPa,温度偏差需控制在±2℃以内,传统燃气方案虽能满足工艺标准,却让企业每日承担超万元的能源成本,更难以应对欧盟市场对碳足迹的严格限制。
近年来,中裕智慧能源正积极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其提出的“生物质气化+双源保障”方案,既能通过生物质燃料实现低碳供能,又能以天然气锅炉作为备用保障,恰好匹配了毅狮迈对“稳定、低碳、经济”的三重需求,双方由此达成深度合作。
破局攻坚:四大能力支撑下的建设实践
自去年起,中裕智慧能源便确立战略方向:以生物质能为切入点,耦合光伏、地热及储能等新能源形式,着力打造低碳工厂与低碳园区。为此,中裕构建起生物质能全产业链的四大核心能力——原料保障供应、系统优化集成、全场景及多能互补、AI智慧运营,为战略落地筑牢根基。
本次毅狮迈生物质项目建设过程堪称一场“极限挑战”,而中裕的四大核心能力在破局中得到充分彰显:
空间上,毅狮迈厂区原设计未预留能源站用地,中裕团队通过模块化布局,将15吨生物质气化炉、脱硫塔、控制室等设备“压缩”进600-700平方米的区域——气化炉与脱硫塔采用立体叠装,控制室屋顶架设水处理系统,天然气锅炉巧妙嵌入角落,仅为传统燃生物质锅炉占地的1/2,其系统集成能力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时间上,从2024年11月签约到2025年4月投产仅150天,且横跨春节假期,中裕通过“粮草先行”的原料保障体系,提前锁定苏北地区废弃木材资源,确保年2万吨原料供应稳定;同时倒排工期,春节前10天完成155平方米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用500吨吊车以30米跨距将60吨生物质锅炉组件精准吊入12米高的屋顶缺口,最终如期推进。
技术上,为攻克生物质供能稳定性难题,中裕的AI智慧运营系统实时监测蒸汽压力、温度数据,动态调节生物质进料速度,甚至在夜间用能低谷时通过智能温控维持气化炉“休眠不熄火”,而生物质与天然气的双源无缝切换设计,则体现了多能耦合能力,为突发状况提供兜底保障。
标杆效应:效益与示范价值的双重凸显
作为全国首个将生物质气化系统应用于轮胎主产线的案例,毅狮迈生物质能项目投产后的成效令人瞩目:蒸汽压力稳定在1.75MPa,最高使用压力2.5MPa,温度波动小于1.5℃,远超硫化工艺标准;每日能源支出对比天然气节省30%,按满产蒸汽量约11万吨计算,年节省成本约800万元,年减排约4.3万吨二氧化碳,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在毅狮迈的生产车间,生物质能转化的清洁蒸汽持续注入轮胎制造流水线,与机器运转的节奏巧妙相融,勾勒出工业绿色转型的生动图景。中裕智慧能源与毅狮迈的合作,其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节能降本——它为制造业探索出一条兼顾生态效益与生产需求的新路径,重新定义了行业在绿色发展时代的竞争维度。(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