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根系”扎进基层 “枝叶”关乎民情——南通人大以“沉浸式”实践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2025-09-12 17:37 咸宁新闻网

九月的江海大地,秋阳正好,清风送爽。9月11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红星率队赴海门区开展“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以“脚步丈量民情、座谈倾听民意、实干破解民忧”的“沉浸式”实践,将人大履职的“办公桌”搬到基层一线,把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架在民生现场。从四甲镇头桥村的田埂边到海门申丞护理院的病房内,从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实验室到区会展中心的座谈会场,一场“看实情、听真话、解难题”的履职行动,不仅让人大代表的建议有了“源头活水”,更让南通人大“接待代表日”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基层实践中愈发清晰。

这次活动是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健全“接待人大代表日”制度,将人大工作的“根系”深深扎进基层土壤,让民主的“枝叶”更加繁茂地生长在江海大地上。

一、沉浸式调研:从“会场”到“现场”,让履职更接“地气”

“大爷,您在这儿住得舒心吗?护理人员照顾得怎么样?”在海门经开区申丞护理院的康复训练室,市人大代表、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俯下身,仔细询问正在使用康复器械的老人。当天上午,季红星一行刚走进护理院,就被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吸引,有的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做康复操,有的围坐在一起读书看报,有的在练习书画,护理人员正逐床为失能老人检查身体。季红星副主任详细询问了护理院运营模式、医护人员配备、长期护理保险落实等情况,特别关注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目前我院有床位628张,其中公寓养老床位177张,医疗护理床位451张,入住老人456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75%,配备医护人员、护理员及相关工作人员225名。我们探索了‘医疗+康复+养老’一体化服务模式,老人不出门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和日常照护。”护理院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得益于海门区“医养结合”政策支持,机构不仅能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还能开展常见病诊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医保报销比例与社区医院一致。“但现在最大的难题是专业人才留不住,护理员流动性大,医生、护士也难招。”负责人的话刚落,区人大代表、区民政局负责人就接过话茬:“这也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建议联合卫校开展定向培养,同时提高护理人员薪酬待遇,完善职业发展通道。”

这样的互动场景,在当天的调研中处处可见。不同于传统“听汇报、看材料”的调研模式,南通人大的“接待代表日”活动始终坚持“现场为王”,将调研点位精准锁定在民生关切的“第一线”。

在四甲镇头桥村,调研组沿着平整的村道走进全域土地整治项目现场,只见昔日零散的农田已整合为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村民活动广场、垃圾分类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通过土地整治,我们整合碎片化土地1200多亩,流转给农业合作社种植草莓、水稻,村民每亩地年增收200元,还能在合作社务工挣钱。”村党支部书记指着规划图介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通过全域整治,我们村耕地面积增加了5%,形成了千亩草莓产业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绿康蔬菜基地三大园区,每亩土地产出效益提高了20%以上。”代表们频频点头,仔细询问村民收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市人大代表、海门区人大主席当即建议:“要加快完善后续配套,比如修建灌溉水渠、增设农机停放点,同时探索‘土地整治+乡村旅游’模式,让土地增值效益更多惠及村民。”

在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调研组走进实验室,查看自主研发的“深海钻井平台关键部件”等样品,代表们被眼前的科技创新成果所吸引。这个省级创新中心集聚了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在开展四大重点研发:一是核心装备研发及国产化应用示范,二是高端设计与先进建造关键技术研发,三是船舶海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示范,四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装备研发。“中心成立3年来,已突破20多项‘卡脖子’技术,带动南通船舶产业产值增长15%。”中心负责人说。区人大代表、某船舶企业总经理提出:“建议加大对创新中心的政策扶持,推动技术成果与本地企业精准对接,同时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解决企业技术攻关难题。”

从“纸上谈兵”到“实地把脉”,南通人大将“接待代表日”的调研环节打造成“沉浸式履职课堂”。“只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代表的建议才能不空洞、不跑偏。”季红星在调研中强调,“我们就是要让代表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养老机构,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摸准、把发展的‘堵点难点’找准,让履职真正‘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二、分层化座谈:从“泛泛而谈”到“精准发声”,让民意更有“分量”

下午2时,海门区会展中心的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8位市、区人大代表围绕“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教育事业、家庭医生签约、养老服务”五大主题逐一发言。不同于以往“一锅煮”的座谈模式,本次座谈会创新采用“分层聚焦”机制。

1、聚焦农业农村:让“粮袋子”更稳、“菜篮子”更丰

“作为扎根田间地头的代表,我在‘接待日’中常收到农户反映——果蔬种植技术更新慢、销路对接不顺畅,部分偏远村镇农业基础设施仍有短板。”南通强禾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陆小强代表首先发言。他建议进一步搭建“农业科技+市场对接”服务平台,把技术指导、订单资源送到农户家门口,降低育种成本,“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位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的发言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

2、聚焦产业发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中南建设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红卫代表结合企业经营与行业观察发言:“在走访中小企业和员工时发现,建筑装饰行业面临绿色转型成本高、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不少企业希望获得更精准的政策扶持。”他同时提到,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型企业也势在必行。“作为代表,我会持续收集行业诉求,推动政策红利更好惠及企业与劳动者,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通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峰代表从服务企业更好发展提出建议:通向企业的道路、供水供暖的公共管道等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3、聚焦教育事业: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优质教育

海门实验学校教师仇献勇代表紧扣高中教育领域发声:“在与师生、家长的交流中,大家最关心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教师引进、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等问题。”他举例说,部分高中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难于引进,城区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建议通过‘沉浸式’履职,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联合体,推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学校教师招聘的自主权,联合多部门破解校园周边安全难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聚焦家庭医生签约:让农村老人更多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四甲镇卫生院医师许春梅代表针对农村老人提出建议:加大宣传,用通俗易懂方式,如社区讲座、上门讲解,普及签约服务内容与益处;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像为慢性病老人制定专属饮食、运动计划;优化服务流程,设立老年人签约绿色通道,方便签约和咨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5、聚焦养老服务: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受邀参会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领域人大代表,围绕“社区养老资源供给”“老年人就医便利化”“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代表们提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增设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加强区镇联动,培训护理人员,增加劳动报酬”等建议,进一步充实了基层民生议题的讨论维度,让座谈会的履职成果更贴合群众多元需求。

三、长效化机制:从“一次性活动”到“常态化履职”,让成效更有“保障”

“接待人大代表日”不是“一阵风”,而是南通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常规动作”。自2020年以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已开展“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28场,组织各级人大代表1200余人次参与,收集意见建议860余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520余个。此次季红星副主任带队的活动,正是南通人大将“接待日”打造成“履职品牌”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其背后的“好经验、好做法”,可概括为“四个坚持”:

1、坚持建立“一线工作法”,让履职更接地气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将“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直接安排到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察看、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让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原汁原味的民意诉求。这种“一线工作法”打破了传统座谈会的局限,让代表们能够基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提出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提高了履职实效。

2、坚持构建“闭环处理机制”,让民意落地有声

对于代表们在“接待日”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处理反馈机制:分类整理、交办转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确保代表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建议都能得到认真研究处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3、坚持打造“多维联动格局”,让民主贯穿始终

南通市将“接待人大代表日”与现有的代表联络工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维度、全过程的民主实践格局。通过这种联动,人大工作更好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4、坚持聚焦“民生关键小事”,让治理更有实效

南通市“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始终聚焦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从垃圾分类到校园安全,从农民卖难到老人养老,这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议题,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关注点。

这种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民生”的工作方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治理的实在和实效。

四、履职践初心:从“好做法”到“好成效”,让民主更有“温度”

座谈会上,季红星副主任指出,各位代表的发言实事求是、针对性强,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梳理研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取得实效。

他强调,要继续深化“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将其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推动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接待人大代表日’活动的内涵,把‘好做法’固化为‘好制度’,把‘好经验’推广为‘好模式’。”季红星表示,南通人大将进一步扩大代表参与范围,增加“接待日”活动频次,完善“闭环管理”机制,让“接待日”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履职为民的平台、推动发展的抓手”,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人大力量”。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连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是一盏灯,照亮民主法治的前行之路;是一团火,温暖着千家万户的心。”季红星说,要继续用好“接待人大代表日”这个平台,让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秋日的江海大地,丰收的喜悦在田间弥漫,发展的活力在企业涌动,幸福的笑容在老人脸上绽放。南通人大的“接待代表日”活动,正以“脚踩泥土”的务实作风、“倾听民意”的真诚态度、“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通答卷”,让民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民生的温度温暖每一位群众。江海平原上,民主的大树正在生根发芽、抽枝长叶,最终必将长成参天大树,荫护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文稿袁鸿飞)  (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