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技能照亮前程 ——写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开赛之际

2025-09-15 16:32 央视网

金秋九月,嵩岳云起。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作为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来自全国3400余名高手将以技能相约赛场、一展绝技,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澎湃乐章将在这里嘹亮奏响。

从无人机系统到智慧安防技术,从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本届大赛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充分体现大赛在引领技能人才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聚焦国家战略,提升技能强国建设新高度

“0.1毫米的偏差,就会让整个试件报废”,宁波技师学院20岁的张凌,已娴熟掌握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多项焊接工艺。如今,他正全力以赴备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选拔—焊接”项目,在焊花飞溅中追逐更高梦想。“当焊枪点燃的瞬间,这就是我最耀眼的舞台。”

事实上,像张凌这样为了国赛拼搏的年轻人并非个例。无数技能青年在大赛舞台上用汗水和匠心书写青春答卷,他们的身影折射出新时代对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持续打出“组合拳”,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坚实支撑。全国技能大赛正是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技能大赛逐渐成长为技能人才的“全运会”。它是中国技能人才竞技的最高舞台,也是培养选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还是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选拔赛场。

“大赛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相应颁发金、银、铜牌。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本赛项参赛人数前1/2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其他参赛选手颁发参赛证书。对获得国赛精选项目金牌的职工选手,按规定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对优胜奖及以上的选手,按规定晋升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或专业技术等级;同时设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代表团最佳选手奖和西部技能之星等奖项。在世赛选拔项目中,单人项目前10名、团队项目前5名选手入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表示。同时,鼓励各地、有关行业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行业奖励政策,对获奖选手及其专家团队和培养单位等给予奖励。

这一场在中原大地奏响的技能盛会,不仅是规模空前的竞技舞台,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宣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既是对前两届经验的总结提升,更是一次高站位的再出发。

未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推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夯实技能人才发展基础,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服务产业发展,锻造赛项体系创新新格局

“得在软件上写节点、搭框架,才能让作品‘动’起来。这部分以前接触不多,需要大量时间反复练习。”江西代表团的戴凤梧正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做全力冲刺。数字交互媒体设计项目正是本届大赛的新增赛项。

据悉,本届大赛设置的106个赛项中,66个为世赛选拔项目,是按照世界技能组织第48届世赛赛项标准设置,40个为国赛精选项目,涵盖一二三产业30多个行业门类,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技术赛项占比超过50%。

大赛设置了盾构技术、智能汽车软件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农机智能化技术等赛项,体现了大赛紧跟技术前沿发展的导向以及我国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新业态、新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振兴赛项首次被纳入国赛范畴,乡村产业发展和现代职业技能的建设紧密相连,释放出以技能服务“三农”、以人才赋能乡村的鲜明信号。

作为大赛承办地,郑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位枢纽优势,全力做好各项赛务组织和保障工作,为“首次在中西部办赛”提供有力支撑。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筹指导下,河南省紧紧围绕赛项运行、设施设备、技术实施、应急处置等方面制定完善方案,加强部省协同、横向联动、上下衔接,确保大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同时,本届大赛继续采取“赛展演会”集成模式,除了竞赛之外,还将举办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的技能强国论坛、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等活动,努力使大赛出新、出彩、出圈。

以赛促学促用,构建人才培养协同新生态

叮咚作响的键盘声、机器轰鸣的律动声、选手专注的目光,汇聚成一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这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评”不只是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赛项被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路径、产业通道和人才生态。

“02:30:59”“02:30:58”……电脑屏幕上倒计时数字跳动。广西二轻技师学院电工训练室内,“00后”青年教师何迁达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速度较量。他从2018年因能力突出、成绩优异成为项目种子选手,到通过持续学习实践、以赛代练稳步提升。他说,“把一件小事做好,日积月累就是做成一件大事。”

何迁达的经历,是无数参赛选手成长轨迹的缩影。大赛将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人才与发展同向而行的新格局。新兴产业的赛项设置,为选手们打开了通向未来产业的窗口;地方院校和重点企业借助赛事实现对接,把赛场经验转化为课堂教材、培训方案和生产改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推动人口工作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赛所展现的不仅是青年选手的技能精湛,更是国家在人才战略上的前瞻布局。通过竞赛把人才培养的链条拉长,把创新的动力汇聚,把产业的需求对接,使人口工作真正实现由“调节数量”为主,向“提升素质、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畅通流动”转变。

黄河岸畔,匠心汇聚,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以昂扬之姿展示奋进活力,奏响新时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最强音。

技能照亮前程。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的技能人才队伍将积蓄起更强的前行动能,以新时代工匠的风采和最美的奋斗者模样,汇聚起新时代更为磅礴的中国力量。(央视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