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勋:大赛为镜,初心为鉴
我觉得,做品牌和做人一样,
要知晓朴素的道理,追求智慧的增长。
初心不能丢,知行要合一。
能力小的时候要把自己照顾好,不给社会添负担;
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兼善天下,为社会做贡献。
第三十四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刚刚顺利闭幕,这场历时三十余载的赛事,早已超越了一场普通竞赛的意义。作为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常常思考:一个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更应该为社会、为行业留下些什么?设计大赛或许就是我们交出的答卷之一。
设计,不仅是创意的迸发,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回首来路,真维斯杯的创办初心很简单——给年轻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简单的初心已经坚持了三十余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年轻设计师从这里起步,逐渐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大赛累计收到数万份参赛作品,有二百多所院校参与,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梦想在绽放。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设计创意的角逐,更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依托大赛的平台,这些设计新生力量会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设计界,实实在在的中坚力量。
“现代休闲装,
已不再是简单的穿着品类,
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宣言。”
在当今时代,休闲装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它既是舒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更是个性表达与文化认同的载体。后疫情时代让人们重新审视穿衣哲学,"舒适而不失格调,简约而不简单"成为新的消费诉求。真维斯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休闲装既保持轻松自在的本质,又能满足现代人多场景的穿着需求?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命题。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
而是我们直面的时代,
赋予我们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大赛的方向和形式。我始终认为,用好大数据和IT工具是关键。近年来,真维斯全面布局"品牌生态圈战略",向"制度化-流程化-数字化-数智化"递进式深入。这种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企业运营中,也反映在设计大赛的创新上。但我们始终把握一个原则:设计不能脱离实际。我曾注意到一些设计大赛的作品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视了服装最基本的穿着功能。因此,在真维斯杯的评审中,我们特别注重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适应性,希望学生在发挥创意的同时,也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可持续时尚不是趋势,而是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放眼整个行业,真维斯杯的设计大赛,只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我们正致力于构建更完整的品牌生态圈,为行业发展增添韧性。通过与惠州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我们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企业注入了创新活力,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我常常想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我们始终以此自勉。”
连续三十四年举办设计大赛,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实践。如今的真维斯,已从"服装零售"转向"经营品牌",并构建了包括多个子品牌的生态系统。但无论怎么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始终如一。
每一个创意,都是一粒种子,我们的责任就是为它提供生长的土壤。真维斯杯,不再是一场单纯的赛事,它已成为行业生态的孵化器,一个价值共创的平台。这些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创意才华,更折射出中国服装产业的未来图景。
每一届大赛都是一次希望的播种,我们相信,这些设计的火种,终将燎原——它们点燃的,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未来,照亮的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真维斯愿意继续做那个点燃火种、守护梦想的陪伴者。
杨勋先生与真维斯以三十四载坚守,将设计大赛升华为产业赋能平台。其超越商业的格局观,亦是品牌长期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不仅培育设计新生力量,更构建起连接教育、产业与市场的生态桥梁。
真维斯对休闲装新内涵的探索,彰显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前瞻思维,其“商业向善”的实践印证了:企业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推动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这种兼顾产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匠心精神”,正是中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中最需要的引领力量。(咸宁新闻网)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发展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