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陕西省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
摘要:通报陕西2025年以工代赈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安排部署2026年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田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发展改革网讯 记者李建飞 8月11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陕西以工代赈工作视频推进会,通报陕西2025年以工代赈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安排部署2026年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田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今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陕西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有效发挥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以工代赈工作。2025年,陕西累计安排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4.28亿元,同比增长90%,创历史新高。投资计划共分8批下达至全省90个县(市、区),支持374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5年度项目实施结束预计可带动3.28万人务工,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5.2亿元,预计人均增收超1.5万元、培训超3万人、设置公益性岗位超820个。近期,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通报了2024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以工代赈任务方向评价结果为A等次。
会议指出,陕西2025年以工代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项目前期申报资料质量有待提高、项目前期深度不足、项目资金支付进度偏慢等问题,陕西省市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按照国家最新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强化系统联动,共同做好陕西以工代赈工作。
会议强调,以工代赈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做好这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市、县两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各镇办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做好以工代赈方式推广,高质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标准做好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管,实现项目谋划精准化、项目申报标准化、项目实施规范化。
会议要求,省市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对于2025年已下达的项目,要持续强化组织实施和监管,进一步加强群众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确保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民心工程、廉洁工程、优质工程;对于202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精准谋划,把国家最新政策落实落细,确保“赈”出实效。
陕西各设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