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英山县村企“联姻”激活茶产业 小茶叶撬动乡村振兴“大经济”

2025-05-14 11:34 中国发展网 廖亮 余志敏 刘杨 丁茁

摘要:2024年,英山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湖北野山香茶业公司,投资建设“大绿茶”自动化加工车间,一举破解产业瓶颈。

中国发展网讯 5月13日,湖北野山香茶业公司英山县石头咀镇毛家坳村生产车间内,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在全自动设备中有序流转,一幅“机器轰鸣制茶忙”的乡村产业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英山县“村企合作兴茶”的典型样本,这里正通过产业联姻激活绿色经济,让“一叶青”变身“百姓富”。

村企携手破困局:从“弃茶务农”到“茶草成金”

毛家坳村300亩茶园曾面临“春茶过后无人采”的尴尬——传统农时与茶叶采摘冲突,让茶农无奈舍茶种粮。2024年,英山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湖北野山香茶业公司,投资建设“大绿茶”自动化加工车间,一举破解产业瓶颈。

“车间5月初投产后,每天需鲜叶超千斤!”村支书彭栋梁介绍,标准化生产线不仅实现温度、湿度精准控制和工序无缝衔接,更将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如今,本村茶农告别“忙不过来”的窘境,邻近10余村500多名茶农也带着鲜叶“慕名而来”,昔日被冷落的茶草,如今成了日均增收超200元的“香饽饽”。

产业联动拓格局:从“单一加工”到“三产融合”

在车间外,满载鲜叶的三轮车穿梭往来;在车间内,数字化屏显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野山香茶业的“落户”,不仅是产能的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

前端扩规模,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提供茶苗改良、机采培训,带动周边村新增茶园200亩;中端提品质,引入智能温控杀青机、全自动揉捻生产线,实现从鲜叶到成品茶的标准化生产,单斤加工成本降低15%;后端强品牌,牵手电商平台开辟“云端销路”,同步打造“茶园观光+手工制茶体验”茶旅线路,让“采茶季”变身“旅游季”。

“现在游客到茶园拍照打卡,走时还能带两罐新茶,村里农家乐最近都忙不过来了!”茶农王大姐的笑脸,折射出“茶旅融合”带来的链式效应。

书记调研划重点: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振兴”

“村企合作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要形成‘滚雪球’效应。”石头咀镇党委书记杨宗林在调研中强调,毛家坳村的实践证明,通过企业技术赋能、市场对接和村集体资源整合,可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产业升级。

目前,英山县正以该模式为范本,在全县推广“村企共建茶叶加工中心”,计划三年内建成10个标准化茶厂,配套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和仓储冷链中心,推动茶叶产业从“分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跨越。

从“春茶一季采”到“四季皆有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毛家坳村的“茶路”启示:当乡村资源与企业优势深度融合,一片茶叶就能串联起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如今,英山的茶园里,机器声与欢笑声交织,正谱写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时代田园诗。(廖亮  余志敏  刘杨  丁茁)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