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摘要:新津区素有“中国民营经济摇篮”的美誉,一直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
中国发展网讯 夏韵悠扬千帆竞,奋楫远航正当时。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区2025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府农博园举召开。本次大会由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中共成都市新津区委、新津区人民政府主办。全球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以及省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成都市相关领导,新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商(协)会等近500位嘉宾和行业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新津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新津区素有“中国民营经济摇篮”的美誉,一直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为了更好地推进民营经济在新津区的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发布了2025年新津首批场景创新清单,重磅推出新津“校企联姻”行动,举行新招引产业化项目集中签约,组织开展金融需求专项对接会和轨道交通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新津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成立。
此次大会的一个重头戏是,现场发布了“敢闯、善创、坚守、奉献、共生”的新津民营企业家“五津”精神。“敢闯”寓意激流勇进、敢破千重浪,在时代变革中闯出了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善创”寓意水无常形、智启新航道,在科技创新中趟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星辰大海;“坚守”寓意滴水穿石、精工铸实业,在匠心沉淀中锻出了“新津造”的硬核实力;“奉献”寓意润泽四方、璀璨万家火,在回馈社会中踏出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共生”寓意百川汇聚、共绘新蓝海,在美美与共的格局中跑出了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民营经济促进法》成为会议一大热点。会上,四川省和成都市相关领导在致辞时,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为下一步新津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思路、指明了路径,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全球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分享了新希望集团如何锻造农业“金扁担”的经验,他相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给企业吃下定心丸,企业有信心克服困难,迎来新格局。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与市场环境优化”为题发表演讲。马光远表示,新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吸引了更多行业和产业的聚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建议把新津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讲出去,在全国去推广。
大会发布了新津民营企业家“五津”精神,即“敢闯、善创、坚守、奉献、共生”。以新希望刘永好、志辉医院余娟、事丰医疗石保社、济通智能装备伍大成、达威科技严建林为代表的五位民营企业家,结合企业发展经历和自身成长阐述了“五津”精神的生动实践和丰富内涵。
会上发布的2025年新津首批场景创新清单,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绿色食品、智能装备、数智融合”6大领域、23个场景,聚焦政府需求端和市场供给端,广泛开放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营造生态,推动“为企业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引育更多“城市合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围绕大会重磅启动的新津“校企联姻”行动,落地新津的“技术创新中心”进行解读,其定位为共建健康食品创新生态,建议聚焦健康食品产业共性技术难题,立足新津区产业基础,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推动产业升级与成果转化;建立“实验室-中试车间-产业化”三级验证体系,助力高校成果快速匹配企业需求;通过“双聘”机制,推动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双向流动,培育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此次大会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华润饮料、智琪食品、安之孚储能、盛邦新能源、宏途路桥、民富食丰等16家企业,总投资超100亿元。
记者注意到,“服务增效”成为此次大会的主题词之一。大会上介绍了新津区2024年十项“服务增效”优环境典型案例以及2025年具体工作计划,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新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成果。新津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企业培育,竞争的不再是土地价格、补贴政策,而是完善的产业配套、广阔的发展机会。下一步,新津将更加注重市场机会的供给、活力的激发,全面清理隐性壁垒,推动资源要素高度集成、高效配置,努力让市场主体在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不断擦亮“中国民营经济摇篮”品牌。(何子蕊)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