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洋:巡察“利剑”出鞘 护航民生与营商环境双提升
摘要:未来,沙洋县将继续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紧盯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为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
中国发展网讯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浪潮中,沙洋县始终坚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巡察工作为有力抓手,精准破解民生难题,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近期,沙洋县委巡察组成功解决五里铺镇赵集村征地补偿款遗留问题,这不仅是对群众诉求的积极回应,更彰显了沙洋县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
“要不是巡察组,真不知道占地种树的补偿款还得再等多少年……”近日,沙洋县委第三巡察组回访五里铺镇赵集村时,村民们围拢上来,言语间满是感激。这暖心一幕的背后,是一场持续数月、高效务实的巡察行动。
时间回溯到3月底,沙洋县委第八轮巡察工作正式启动,县委第三巡察组对五里铺镇所辖4个重点村(社区)开展“直接巡”。动员会刚结束,五里铺镇赵集村一组村民刘某当场反映,襄荆高速绿化带建设占地后,村里承诺的2017 - 2021年每年三千多元补偿款,2021年的部分至今未兑现。这一问题迅速引起巡察组高度重视。当晚,巡察组召开组务会,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判分析:“前几年的补偿款都发了,为什么就2021年的没发?到底卡在哪里?”“补偿资金在哪里?其它村民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一系列疑问直指问题核心。
次日清晨,巡察人员迅速行动,深入赵集村开展走访调查。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入户与村民交流,问题的脉络逐渐清晰。原来,在2017年襄荆高速绿化带建设项目中,赵集村1组、7组、8组的59户村民土地被占用栽树,按照政策应从2017年至2021年给予占地补偿。然而,因经办村干部离职且交接疏漏,导致2021年补偿款一直存放在村集体账户,迟迟未能发放到村民手中。
这一问题看似是民生“小事”,实则关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是营商环境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细节。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上,更体现在对每一位群众、每一个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中。沙洋县委第三巡察组深知这一点,迅速对赵集村下发立行立改通知,要求以最快速度落实占地补偿款发放。
赵集村“两委”积极响应,立即组建工作专班,争分夺秒推进补偿款发放工作。一方面,工作人员仔细查阅资料,对59户村民占用的土地面积、补偿标准等信息逐一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联系离任村干部,详细了解往年补偿情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到半个月时间,6.12万元补偿款全部拨付到59户村民手中,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这只是沙洋县巡察工作护航民生与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沙洋县委巡察办聚焦民生实事,持续发力,通过边巡边改、立行立改的高效工作模式,已“短平快”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36个。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为沙洋县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沙洋县用实际行动证明,优化营商环境与保障民生福祉相辅相成。未来,沙洋县将继续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紧盯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为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廖亮 高梦圆)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