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项目强基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摘要:目前,全市民营经营主体占市场主体的97.6%,贡献全市超90%的税收,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三门峡市坚定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增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信心。目前,全市民营经营主体占市场主体的97.6%,贡献全市超90%的税收,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三门峡市民营企业持续强化创新驱动,科技研发成果丰硕,有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宝鑫电子专注于高端动力电池专用锂电铜箔及高精线路板铜箔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量产国内领先的4.5微米单卷7万米超长极薄铜箔,是亚洲首个单体铜箔年产能突破4万吨的企业。中达化工自主研发的“聚丙烯用新型透明成核剂制备关键技术”,成功攻克国产透明剂在聚丙烯改性领域的应用难题,实现了我国高端聚丙烯改性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河南承明光电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先进光电和半导体MO源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MO源产品科级附加值高,实现“按克精售”。
“三大改造”驱动转型升级。面对产业升级大势,三门峡市以“三大改造”(智能化、绿色化和技术改造)为抓手,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强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宏鑫新材料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90%以上生产工艺数据自动采集,生产效率提升37%,人工成本降低15%,年增效益超千万元。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对溶出系统实施节能改造,以先进管道溶出系统替代原有压煮器系统,年可节约标煤2.5万吨。恒康铝业实施节能技改、5G智能化改造,成功盘活停产近3年的24万吨电解铝产能,改造后年节电6240万千瓦时。
梯度培育夯实发展根基。制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专精特新—头雁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的梯次培育机制,累计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2家、“小巨人”企业9家。同时,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效能得到显著优化提升。
民营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重大项目的强力支撑下,正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集群发展向“新”而行,为打造“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提供坚实支撑。(三门峡市发改委赵贤达)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