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湖北钟祥:织密农村路网 铺就民生幸福路

2025-09-02 17:00 中国发展网 廖亮 李新红 邹璇

摘要:依托这条路,全氏3万亩西瓜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亿元,产品畅销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钟祥还连续举办八届西瓜节,让小西瓜长成了大产业,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参与种植,总面积超10万亩,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以前进寨靠爬山,肩挑背扛是常态;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康养客来了,土特产也能轻松出山!”站在新修的水泥路上,湖北钟祥娘娘寨林场党支部书记熊永国难掩激动。这座藏于云端的古村落,曾因交通闭塞让生态土鸡、高山蜂蜜等“宝贝”养在深闺,如今却凭借畅通的路网,成了游客青睐的“世外桃源”。

这是钟祥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缩影。作为“世界长寿之乡”,近年来钟祥以路网建设为抓手,让一条条农村公路如同“毛细血管”,串联起村庄与田野、产业与市场、风景与民生,交出了一份“路通业兴民富”的答卷。

全民参与:修路热潮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修路,损失几棵树算啥!”东桥镇三星村村民汪芝祥的一句话,成了钟祥群众支持修路的真实写照。此前村里修通组公路时,他的两棵树正好挡在规划线路上,得知情况后,他二话不说主动移树让道,让修路工程顺利推进。

这样的故事在钟祥很多。双河镇林坪村老党员林玉平今年76岁,亲眼见证了泥泞小道变身5.5米宽的水泥大道:“过去出门要穿深筒胶鞋,现在路边紫薇、月季开得艳,这样的好日子,我还想再活50年!”

据钟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钟祥已累计建成农村公路5802公里,其中县道617公里、乡道1847公里、村道3338公里,还规划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线136条、美丽农村路1000公里。如今,全市行政村通畅率、公路硬化率、农村公路列养率、通客车率均达100%,形成了以高速和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撑、村级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真正实现了“村村通、组组连”。

产业赋能:“特色路”撑起富民大产业

“路修到瓜地头,大卡车直接来装货,2小时就能运到武汉、荆门,破瓜率降了,收入翻了几番!”官庄湖西瓜种植大户王瑞成笑着说,过去,卖瓜要靠小拖拉机反复转运,不仅费时,还容易碰坏瓜。如今,10.8公里的“官庄湖敖中线”完成升级,路面拓宽至6.5米,还配套了绿化和安防设施,这条“西瓜产业路”直接通到万亩瓜田核心区。

依托这条路,全氏3万亩西瓜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亿元,产品畅销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钟祥还连续举办八届西瓜节,让小西瓜长成了大产业,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参与种植,总面积超10万亩,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不止西瓜产业,路网还为更多乡村业态注入活力。皇城社区村民李传民开了家蕙兰主题民宿,通户公路修通后,线上游客能“无缝衔接”直达民宿,入住率节节攀升;坪娘线全线贯通后,四面环山的银杏古村落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娘娘寨林场也借着路网优势,发展高山富硒蔬菜、茶叶和名贵药材种植,让康养客吃得健康、住得舒心。

文旅融合:旅游环线打造“画中穿行”体验

“柏油路蜿蜒向前,紫薇花沿路绽放,空气里满是果香和泥土的味道,开着车就像在画里走!”武汉游客汤先生带着家人自驾盘大旅游线时,忍不住停车拍照。

这条全长13.237公里的公路,串联起盘石岭林场、万紫千红植物园、石门水库、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景点,是随州、荆门、京山等地百公里森林生态旅游大环线的重要部分。钟祥不仅把它打造成精品旅游示范线,还在道路两旁设计了景观带、人文亮点和交通驿站,让游客实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

路网带来的文旅红利显而易见。汇源生态产业钟祥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这条环线,去年接待学生研学、劳动教育近20万人次,今年还计划打造全国闻名的汇源硒养特色小镇,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石门水库管理处投入1.6亿元升级库区景观和设施,如今已有100多户外地康养客住进库区民宿。北京游客杨先生为给患病妻子找康养地,沿盘大线来到汇源农谷,住了12天后果断留下:“这里路好景美空气鲜,妻子气色一天比一天好,来了就不想走!”

服务升级:“路站运邮一体化”提速乡村振兴

钟祥的路网建设,不止于“通”,更追求“优”。该市依托完善的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寄递物流提档升级,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380个村级网点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共同配送、顺路组网、县村直达”的思路,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畅通。

“路、站、运、邮”一体化的模式,有效降低了流通成本,让乡村产业发展更有底气。如今,钟祥的富硒茶叶、野生葛粉等土特产,能通过便捷的物流快速运往全国各地;村民网购的生活用品,也能及时送到家门口。

“我们始终把‘交通惠民’放在心里,要让路网成为连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桥’。”钟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俊表示,未来钟祥将继续织密农村路网,以交通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廖亮 李新红 邹璇)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