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黄河源头的生态守护者

2025-08-20 14:1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在黄河源头巡护,责任不小,工作也很繁重。生态管护员要巡护源头地区的山脉、河流,还要及时清理垃圾,保护野生动植物。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荆文娜

早上6点,在一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的尼格和6位同村伙伴已经穿戴整齐,各自骑着摩托车向远处进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10公里外的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曲。

黄河干流全长约5464公里,自西向东流经我国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其源头之一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这里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生态地位至关重要。

33岁的尼格巡护黄河源头已有7年之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滋养我成长的家园,我从小生长在这里,离不开,舍不得。”尼格停好摩托车,心绪如同眼前连绵的草山一般起伏。

让尼格无法割舍的母亲河源头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曾经历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身处黄河源头的人们甚至出现“守着源头没水喝”的困境。“小时候家门口的草场快速退化,最后竟长不出草来,黄河断流,我们家喝水最远要到2公里外的河流去找水。”谈起昔日场景,尼格十分感慨。

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的恶化令人痛心。为了保护源头活水,划区禁牧、易地搬迁、垃圾清理、黑土滩治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等措施相继实施,黄河源头生态逐渐好转。其中,“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成为源头保护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牧民放下牧鞭,从生态的利用者变为生态的守护者。

“离家近,能增收,最重要的是还能保护环境,这么好的事儿去哪儿找。”骑着摩托车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约古宗列保护分区内巡护,才仁扎西心中格外畅快。作为生态管护员,才仁扎西每年能够拿到21600元的工资,再加上草原奖补资金,2019年,才仁扎西一家顺利脱贫,昔日贫困户走上了小康之路。

在黄河源头巡护,责任不小,工作也很繁重。生态管护员要巡护源头地区的山脉、河流,还要及时清理垃圾,保护野生动植物。“有时一次巡护就要花费5天时间,尤其在夏天,草地泥潭比较多,摩托车经常打滑,给巡护带来很多困难。”才仁扎西说。

在海拔4400多米的约古宗列盆地,这些黄河源头的生态守护者用脚步丈量着这片高天厚土,与高寒斗争,和寂寞作伴,确保黄河源头的一泓清水源源不断向东流。牧民们由传统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草原保护者,积极参与到国家公园建设之中,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稳定增加家庭收入,切实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同时也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