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嘉鱼谷神科技:以“一粒种子”的力量 锻造农业“芯片”

2025-07-17 15:36 中国发展网 廖亮 邓丹 梁宁

摘要:从嘉鱼的试验田到全国的万亩粮仓,从中国的田间地头到东南亚的稻田,这些承载着科技与匠心的种子,正以最质朴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中国发展网讯 夏日的嘉鱼县育种实验基地,水田里的水稻苗正以整齐划一的姿态舒展着绿叶,阳光下,每株稻苗旁插着的木杆标签随风轻晃——那些看似简单的数字与字母,是谷神科技为每颗种子定制的“身份密码”,更是农业“芯片”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起点。

十年磨“种”:从试验田到千万亩粮仓

“这株编号‘GS-2023-08’的稻穗,分蘖数比对照品种多3个,抗倒伏性也更优。”基地负责人郑华介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拂过稻穗,目光里满是对这些“绿色宝贝”的珍视。他脚下的这片试验田,藏着谷神科技20余年育种的坚守:一次选育需半年周期,一个品种从培育到推广往往要历经十年磨剑。

木杆标签上的“密码”记录着株高、穗长、抗病性等数十项数据,这些数据将汇入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种比较实验系统”。在人工智能实验室里,传送带上的稻苗经过机器视觉扫描,株型、叶色等表型性状被自动识别并上传分析,为科研人员筛选优良品种提供精准依据。

正是这样“田间观察+智能分析”的双重保障,让谷神科技的种子不断突破——2012年培育的杂交水稻“两优289(谷神一号)”,以高产高抗的特性累计推广超1000万亩,成为湖北省近十年中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被农民亲切称为“吨粮种”“铁杆稻”;2023年,“95优1号(谷神二号)”以亩产2000斤、国标二级米的品质斩获武汉市第三届“江城优米”金奖,“谷神占”则凭借国标一级米质入选“荆楚粮油”好吃的大米榜单。

良种“出海”:中国稻种在东南亚扎根

“上个月刚收到马来西亚合作方的消息,我们的GS30水稻品种试种亩产达1400斤,当地农户都想扩大种植。”郑华介翻出手机里的田间照片,画面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枝头。这是谷神科技种子“走出去”的又一成果,也是中国优质稻种在国际舞台的一次亮眼亮相。

从适应长江流域气候的“本土化品种”,到能在东南亚高温高湿环境中丰产的“定制化种子”,谷神科技的育种团队始终围绕“产量、品质、抗性”三大核心目标攻关。“每个地区的土壤、气候都不一样,种子也要学会‘入乡随俗’。”郑华介说,正是这种对地域特性的精准适配,让谷神的种子不仅能“种得好”,更能“卖得好”。

不止于“种”:从一粒种子到全产业链布局

在谷神科技的研发版图里,种子的价值远不止于增产。近日,公司与湖北洪山实验室合作的黑米试种项目进入关键期,科研人员正探索将黑米的膳食纤维、花青素等营养成分最大化保留,同时通过加工工艺改良,让全谷物食品既“有营养”又“好吃”。

“未来的农业‘芯片’,不仅要能长出好粮食,还要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郑华介说,从培育优质稻种,到延伸至健康食品研发,谷神科技正沿着“良种+良法+深加工”的路径拓展。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从育种、种植指导到粮食收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优良品种的价值在产业链各环节充分释放。

阳光下,试验田的稻苗仍在拔节生长。对于谷神科技而言,每一粒种子的成长,都是农业“芯”力量的积蓄——从嘉鱼的试验田到全国的万亩粮仓,从中国的田间地头到东南亚的稻田,这些承载着科技与匠心的种子,正以最质朴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廖亮  邓丹  梁宁)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