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低空经济政策“红利”落地有章可循 最高1500万元奖补清晰可及
摘要:近日,《荆门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兑现流程》正式印发,这份涵盖四大板块十三类支持的"政策指南",以清晰的奖补标准与申报路径,为低空经济企业送上"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标志着荆门培育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决心与行动力。
中国发展网讯 无人机起降点建设能拿50%固投补贴,新开通城际航线年补最高500万元,重大研发项目奖励可达1500万元……近日,《荆门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兑现流程》正式印发,这份涵盖四大板块十三类支持的"政策指南",以清晰的奖补标准与申报路径,为低空经济企业送上"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标志着荆门培育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决心与行动力。
研发制造"强基":从项目落地到人才引育全链条赋能
在荆门航空产业园内,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正加速建设。根据新政,入驻企业可享受前3年办公及厂房租金全免、后2年减半的"入驻礼包",为项目落地减轻初期负担。而对于投资强度更大的项目,政策支持力度更为显著——新建固投2000万元及以上的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项目,按实际固投12%给予一次性补贴,为企业扩大产能、升级设备注入资金活水。
创新是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政策明确,对产品获中国民航局相关认证且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机型最大起飞重量分档奖励100万至1500万元,精准激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同时,国家级、省级低空经济科研平台首次认定可分别获200万至500万元、50万至200万元奖励,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最高可按到位资金50%申领补贴(年最高200万元),让创新主体"敢投入、有回报"。
人才支撑同样不缺位。政策鼓励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申报"荆门英才计划",通过"项目+人才"的联动支持,为产业发展筑牢智力基石。
保障体系"固本":从基础设施到服务能力双向发力
"空中航道"的畅通离不开地面保障的完善。新政聚焦低空经济保障体系建设,对新建无人机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等设施,验收合格运行一年后按实际固投50%补贴,单个起降点最高10万元,中型起降场最高补200万元,从硬件上织密低空飞行"保障网"。
针对运营服务环节,政策同样给予实打实的支持。依托本地机场开展业务的企业,2年内可按机场服务费50%申领补贴,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营服务优化,全方位的保障措施让低空经济发展"底气更足"。
应用场景"拓新":"通航+X"模式激活产业潜力
低空经济的活力,在于多元应用场景的拓展。新政重点支持"通航+物流""通航+文旅""通航+培训"等融合模式,释放产业乘数效应。
在运输领域,新开城际间有人驾驶运输航线年飞行超300小时,最高年补500万元;无人机物流航线按类型一次性奖20万至40万元,鼓励企业探索低空物流新路径。在服务领域,开展低空仿真验证等平台建设的主体,年度营业收入达500万元即可获10万元一次性补贴;飞艇驾驶执照培训等业务按标准给予培训补贴,推动低空服务市场规范化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鼓励举办高水平低空赛事活动——承办国际、国家级低空赛事,按实际费用40%补贴,最高分别达200万元、100万元,助力荆门打造低空经济"赛事IP"。飞行服务达标企业年补贴最高30万元,则进一步激励服务质量提升。
从研发制造的"硬核支持"到应用场景的"创新激励",这份流程清晰、标准明确的政策文件,不仅让企业对"能拿什么奖、该怎么申报"一目了然,更彰显了荆门锚定低空经济赛道、打造产业新增长极的战略定力。随着各项政策精准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将加速集聚,为荆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廖亮 方俊婕 王懿)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