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动力强,一批企业成为行业领头羊

2025-09-19 03:25 中国发展网 庄晓君 记者皮泽红

摘要:《报告》指出,2024年,分别有超六成的软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0%及以上。

中国发展网讯  庄晓君  记者皮泽红报道  9月17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收录了来自科研机构、智库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42位作者的15篇文章,共26.9万字。《报告》以新质生产力为研究背景,设置了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科技篇、案例篇五大篇章。《报告》分析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最新动向,剖析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讲述了企业创新故事,讨论了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产业的发展思路,探讨了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报告》开展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2024年,四成以上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5%,超两成企业市场份额处于前列;三成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超5%,四成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动力强,一批企业成为行业领头羊。

《报告》显示,2024年,三成以上样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5%,超七成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及以上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总体得分比上年提高0.4分;超三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领跑地位,超两成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近五成企业获得境内发明专利授权。《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整体更加强烈,一批企业技术领先。

《报告》对样本中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分析,2024年,近五成专精特新样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80%,近五成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超三成企业市场占有率处于前列。不仅如此,超四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领跑地位,三成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报告》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较为突出,技术水平相对领先。

《报告》从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视角分析了若干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态势。2024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样本企业中,六成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超10%,六成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三分之一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超10%。《报告》认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创新发展态势好,发展新动能比较强劲。

《报告》指出,2024年,分别有超六成的软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样本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0%及以上。不仅如此,软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研发人员数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均超四成,位居前列。《报告》认为,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大,显示出创新意愿强的特征。

《报告》发现,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样本企业中,超六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跑地位,超五成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前沿新材料样本企业中,一成以上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五成以上企业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报告》认为,新材料企业技术优势明显,在国产化替代、开辟新技术路线方面表现抢眼。

《报告》显示,九成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样本企业的融资目的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超六成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目的是引进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此同时,这两大产业领域通过股权融资的企业占比均超三成,位居前列。《报告》认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更多用于扩大规模、提升产能,人工智能企业融资更多用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这两大产业领域高企进行股权融资的比例相对较高,更受市场关注。

《报告》对广州的创新发展环境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样本企业认为广州创新发展环境好,其中,17. 2%的企业认 为很好,反映出对广州创新发展环境的高度认可。《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对广州创新发展环境的总体评价较好。

《报告》对“十五五”时期最看好的产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样本企业最看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超一成企业最看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并且超九成企业选择在广州发展相应产业。《报告》认为,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最看好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最希望在广州投资发展相应产业,呈现较强的根植性。

《报告》提出,面向 “十五五” 时期,建议广州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创新链关键堵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打造全球人才集聚高地;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发挥资金链赋能作用;支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新产品市场,助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