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发布

2025-09-25 16:41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9月24日,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召开。论坛现场发布了《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能源研究会在《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披露指标体系和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能源领域行业标准《能源企业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披露指标体系与评价导则》(报批稿)。该标准涵盖了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37个定量指标和43个定性指标,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首次引入关键财务指标,对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ESG)表现提出了科学、系统、完整的评价方法,其中定量指标权重占比80%、定性指标权重占比20%,最大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干扰。

根据该标准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及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今年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ESG)报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和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在上海、深圳、北京、香港四大交易所上市的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不含 ST公司、*ST 公司)进行了评价,历时半年编制完成《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报告》。

在“2025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前200名单”中,获得评级级别A的能源上市公司有27家,获得评价级别BBB的能源上市公司有145家,获得评价级别BB的能源上市公司有52家。

《报告》揭示,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中,披露再生水或其他替代水源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指标的仅有84家,披露率仅为13.29%。 

《报告》指出,2024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有438家,较2023年的377家增加了61家,同比增长 16.18%。其中,32家港股上市公司没有单独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其2024年度报告里进行披露。披露数量占总样本632家能源上市公司的 69.30%,较去年的 59.65% 上升近 10 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火力发电行业披露率为82.98%,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其他清洁能源发电行业披露率为83.33%,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燃气行业披露率为74.42%,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煤炭行业披露率为84.9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石油石化行业披露率为84.4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能源设备行业披露率为60.05%,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发现可持续发展(ESG)数据披露存在以下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标准不一致。有的能源领域上市公司按照总量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有的能源领域上市公司则按照核算范围披露数据。

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不统一。大部分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以吨标煤作为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港股上市公司有的用电力单位即兆瓦时为单位,有的用热力单位即焦耳为单位。

污染物排放数据(大气污染物、废水等)披露度相对不高。《报告》显示,632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中,氮氧化物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颗粒物排放强度、废水/污水排放强度披露率分别为35.92%、33.24%、35.44%、33.86%,分别占438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的51.83%、47.96%、51.14%、48.86%。

温室气体减排率、绿色/可再生/清洁能源生产/使用强度、再生水或其他替代水源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3个指标整体披露率均不足20%。温室气体减排率披露率为16.93%,占披露报告公司的 24.43%。其他两个指标整体披露率为15%,占披露报告公司的五分之一。

不同报告中同一指标披露数值不一致。同一家能源领域上市公司,在不同报告中存在同一指标披露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有关环保投入和研发投入等数据,不少公司在年报和ESG报告中披露数值不一,部分披露数值相差较大。

定性指标披露差异明显。部分公司相关定性指标描述具体完整,制度目标设置合理,措施可行有效,年度目标完成率高,公司管理制度完善。而不少公司的相关指标描述较为空洞,甚至指标都未提及。

《报告》显示,披露绿色融资数据的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不足十分之一。除绿色融资指标外,其他资源整体披露率仅为24.42%。     

能源设备类企业排名变动较为明显。此次评价排名变动上升较为明显的企业大多是首次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首次披露有效定量数据。还有部分企业环境排放量数据改善或者调整引起排名上升。

此次评价排名变动下降较为明显的大多数是能源设备类企业,主要系供需错配与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加速资产减值以及国际贸易与政策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下降较为明显,部分光伏设备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为助力能源领域上市公司提升可持续发展(ESG)水平,开展可持续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与风险,满足监管和政策要求,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持续跟踪监测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SG)水平。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