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首次发布全球指数!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9月26日,“人大指数”2025年9月发布会举行,先后发布中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报告和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报告——中国能源行业的出海手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总工程师俞宏军,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特聘专家(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毛世平,南方电网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程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战略研究二室主任、研究员刘保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郝宇,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新华指数研究院秘书长李志兰等出席发布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杨奇光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指出,学校深刻把握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关键任务,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求,以学术实践践行大学服务国家发展、赋能社会进步的使命。人大指数研究与发布,旨在助力个人、家庭、企业及政府精准把握发展新情况、新特征与核心规律,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低成本、可复制的方案。未来,学校将秉持久久为功的研究理念,联动专家力量形成 “1+1>2” 的协作效应,依托媒体传播扩大指数影响力,持续优化研究内容、回应社会关切,助力降低决策不确定性。
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联合开发。
课题组基于2016年第1季度到2025年第3季度官方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和时差相关分析法构建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和指标体系。农业投资景气指数能够实现对农业投资增长态势的动态监测和前瞻分析预测,有利于引导农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业投资的信心,拓展农业投资空间。
未来,课题组将建立常态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构建分领域、分行业、分区域的农业投资景气指数,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隋斌、毛世平、刘保奎作专家点评。各位专家表示,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紧扣国家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需求,精准聚焦农业农村投资领域金融供给不充分、社会资本参与度低等痛点,填补了该领域宏观指数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通过科学筛选 26 个核心指标构建体系,能动态监测农业投资趋势、前瞻性预判行业走向,既为政府优化投资决策、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提供数据支撑,也为社会资本明确投资方向、降低市场不确定性提供指引。
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报告——中国能源行业的出海手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及全球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团队开发,是“人大指数”系列的首个全球指数。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南南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首次实现对全球南方国家能源体系系统性、定量化的评估。指数围绕能源安全、能源公平与环境可持续三个核心维度,构建了一套涵盖数十个细分指标的综合评估框架。通过对全球132个南方经济体及81个北方经济体2000-2022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全景式地揭示了全球能源版图的演进规律与内在矛盾,精准识别出南方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和与之合作的历史性机遇。
该指数报告旨在为我国引领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为能源行业出海全球南方提供科学的参考,助力决策者与企业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格局中明确方向,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能源合作新格局。
付保宗、程俊、郝宇作专家点评。各位专家表示,全球南方“能源不可能三角”指数报告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是高质量的战略研究,从多层面拓展且系统性强,核心价值在于结合学术、区域比较与政策及企业行动,对推动中国企业转型意义重大。报告亮点突出,诊断问题深刻、治理方案有突破、企业策略细化、战略定位清晰,契合国际形势与中国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导向,将指数研究与体系构建视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对接国家需求的关键抓手,凭借严谨的学术方法与前沿的研究视角,打造出科学规范、兼具实践价值的“人大指数”体系。2025年1月17日“人大指数”系列发布启动会暨年度首场发布会成功举办,不仅正式确立了定期化、系统化的指数发布机制,更搭建起学术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通过持续梳理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优质指数成果,让专业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未来,“人大指数”将继续以数据赋能决策,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