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在地风物”成文旅融合新载体

2025-11-03 22:3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表示:“‘风物+旅行’并不只是当下的潮流,而是‘文旅融合’时代下的体验升级。”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邵鹏璐

在中央和地方文旅促消费政策,以及文旅大消费融合不断深化的双重推动下,“在地风物”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到:“如今的旅行者已经过了看山看水看风景的阶段,转而开始关注各地的文化之美和生活之美。文化为旅游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旅游同样是各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建设旅游强国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掘在地风物,彰显各地文化标识,将成为未来旅游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报告介绍,所谓风物,是指一个特定地域所孕育、承载并代代相传的独特文化印记与生活风貌的总和。它超越了单一的“土特产”概念,是一个更丰富的文化集合体。地方美食、节庆习俗、非遗传承、民俗艺术,还有基于某种文化元素成功塑造的文化IP,都可称之为风物。

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表示:“‘风物+旅行’并不只是当下的潮流,而是‘文旅融合’时代下的体验升级。”

风物的核心在于其鲜明的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每座城市,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风物组合。这些风物是当地自然环境、历史积淀、族群智慧、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识别一个地方最生动、最深刻的“文化基因”,也是吸引外界了解、体验并最终“爱上”这个地方的理由。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为“在地风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旅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促使各地加大对“在地风物”的保护与创新投入,推动其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同时,旅游产业的兴旺为“在地风物”创造了更多展示平台和商业机会,促进其产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