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能源 正文

嘉鱼珍湖湿地:生态科普“双翼”齐飞 赋能区域永续发展

2025-04-03 18:02 中国发展网
嘉鱼珍湖湿地

摘要:步入公园内的科普馆,仿佛进入一个充满科技魅力与知识宝藏的奇幻世界。这里摒弃了传统枯燥的讲解模式,创新引入桌游、问答闯关等互动游戏设施,让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瞬间被吸引,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汲取湿地生态知识。

中国发展网讯  在长江之畔,有一片如诗如画的生态瑰宝——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4月1日,当记者踏入位于陆溪镇的这片湿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陶醉:湖泊星罗棋布,河流似玉带蜿蜒,水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若世外桃源,而这里更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温馨家园。

作为全国屈指可数连接长江的内陆河流湿地,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肩负着沉甸甸的生态保护重任。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系统,使其成为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一环,是大自然馈赠的“生态绿肺”。与此同时,它还是科研探索的前沿阵地、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以及生态旅游的心仪之地,承载着多元功能,绽放出别样光彩。

科普馆:开启湿地知识奇幻之旅

步入公园内的科普馆,仿佛进入一个充满科技魅力与知识宝藏的奇幻世界。这里摒弃了传统枯燥的讲解模式,创新引入桌游、问答闯关等互动游戏设施,让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瞬间被吸引,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汲取湿地生态知识。

手绘湿地设备更是一大亮点,游客信手涂鸦创作的湿地画作,一经投射至墙面,竟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湿地生态场景,让人仿若身临其境。还有那令人惊叹的VR设备,戴上它,湿地动物们或灵动觅食、或惬意栖息的模样及其所处的复杂生存环境便近在眼前,为科普教育注入了全新活力,给予游客前所未有的直观体验。据了解,自去年9月科普馆正式建成以来,已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传播湿地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生态保护:守护生物多样性家园

近年来,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之路上笃定前行,成果斐然。依据2020 - 2022年详尽的本底资源调查数据显示,这片湿地宛如一座物种宝库:浮游植物54种、浮游动物35种、维管束植物536种,兽类16种、爬行动物17种、两栖动物14种、鱼类104种、鸟类183种,丰富程度超乎想象。

其中,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时现身,还有诸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与植物安然栖息,它们是珍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的最佳见证者。公园内随处可见的科普标识墙,如同无声的守护者,详细阐释湿地功能、介绍珍稀动植物,向过往游客普及生态保护理念,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历经不懈努力,公园于2023年11月7日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一跃成为全国湿地保护的标杆典范,为同类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生态旅游:赋能地方经济腾飞

嘉鱼珍湖国家湿地的魅力不止于生态与科普,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孕育了丰富的农特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花果山脐橙园里,每年15万公斤的橙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咬上一口,汁水四溢、甜美可口,深受游客追捧,成为游客返程行囊中的“甜蜜负担”。湖区更是藕类特产的富集地,4、5月间,鲜嫩的藕带成为餐桌上的宠儿,而莲子、鲜藕等四季不断的特产,源源不断地走出湿地,走向市场,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依靠。

工作人员介绍道,公园的建设意义深远,在守护湿地生态功能、保障水资源安全、净化污染、控制侵蚀、保护土壤等诸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还巧妙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促进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推动嘉鱼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步向前。

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这座纯公益性的湿地乐园,凭借高科技科普设施、丰富多彩的科研研学活动以及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完美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并非相悖,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共进。它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为嘉鱼县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铺就了一条绿意盎然的康庄大道,成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生动缩影与有力支撑。(廖亮  孔德威  夏洋)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