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气候变化带来水资源挑战 削峰填谷节水优先更加紧迫重要

2020-03-26 10: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节水 气候变化

摘要:如果将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温度高1.5°C的水平,我们就可将由气候引发的水资源压力降低50%。由此看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水来感知。那么水与气候变化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白雪报道

世界水资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北美4100万人的饮用水中包含抗生素、抗痉挛药物以及镇静剂等多种药物成分;欧洲有1亿多人缺乏安全饮水用;亚洲恒河被列入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而我国的“水”安全也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世界人口中,约有22亿安全饮用水不足,42亿卫生设施欠缺。根据预测,气候变化影响将使这两个数字迅速攀升,到2050年,在缺水环境中生活的人口将达到35亿至44亿,其中城市人口超过10亿。

今年3月22日,是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的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的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

业内专家表示,为应对水资源挑战,我们要在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付诸于行动。

气温上升加剧水循环

据了解,如果将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温度高1.5°C的水平,我们就可将由气候引发的水资源压力降低50%。由此看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水来感知。那么水与气候变化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在近日一场关于“水与气候变化”的讲座中,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北京办公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诚给出了一组数据:“1890年~2010年,温度持续升高,尤其是1970年后升温速度加快。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百年过程中,温度升高了0.74℃。2019年是继2016年后全球第二热的年份,全球气温升高1.1℃,CO2排放量持续增长,2014年~2019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

在3月22日举行的“2020世界水日水美珠江”云论坛上,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宏表示,气温上升对水最直接的影响是加剧水循环,而水循环的加剧则使得水量分布更加集中,洪水期的水更多,干旱期的水更少。

事实上,虽然今年才刚刚过去3个多月,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频频发生,比如西班牙遭遇强风暴袭击,印尼首都雅加达及其周边地区发生降雨,导致雅加达等许多地区遭受洪水袭击。而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则进入较为干涸的周期。

面对极端的气候事件,我们如何应对?业内专家认为,在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我们都要付出行动。

在减缓方面,陈诚表示,“我们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持水土、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评估河流健康等。”

在适应方面,他表示,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确保老百姓有水喝,田有水灌。另外,陈晓宏表示,做好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干旱的预报和相应的应急预案,迅速转移沿海地区的人员、财产等也是在适应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我国各地打响节水攻坚战

中国水利协会副秘书长刘咏峰在上述科普讲座上介绍:“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的1/4,而且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占全国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60%。冬季降水少,容易造成干旱缺水;夏季降水集中,造成洪涝灾害。”

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节约用水不单单是“水”一件事儿,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都密切相关。同时节水也不是政府部门、学者专家做的事儿,更是一件全民参与的行动。

“事实上,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倡节水工作,不过当时主要侧重于水利工作本身。”水利部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董延军在云论坛上表示,2014年提出“节水优先”十六字新时期治水思路,要求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全国各地打响节水攻坚战。

在今年中国水周期间,各地也出台相应措施,采取不同方式来打好这场攻坚战。

比如在北京,今后将广泛种植161种节水植物,以国槐、银杏、山桃等北京乡土植物为主,进一步助力构建节水型城市。

《河北省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于3月22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河北省第一部系统全面对河湖保护治理予以规范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开创了以立法规范河湖保护名录制度的先河。

谈及打响这场攻坚战的原因,在董延军看来主要有三点: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受到影响。其次,从节水减排的角度来讲,也要坚持节水优先。根据有关数据测算,每使用1吨水就会产生0.7吨污水,所以水量使用越多污水排放量也就越大。此外,从高质量发展角度来讲,也要坚持节水优先。目前很多水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错误或不当的行为造成的,而节水就像是一把尺子,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这对产业的发展和人的行为约束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疫情之下水安全更值得关注

我们关注世界水资源,关注中国节水行动,在这个疫情还没结束的世界水日,我们更关注水安全问题。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医疗废水会不会造成污染备受关注。

在上述云论坛的“疫线报道”环节,来自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火神山医院医疗废水处置现场技术负责人王伟龙介绍说,火神山医院的废水在收集之后,进入地埋式的预消毒池,经过预消毒池后,进入到化粪池、水泵站、调节池,就来到了主要处理设备的布置区了。调节池一共有三座,经过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之后进入生化池,在生化池中去除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和BOD(生物需氧量)后再进入到沉淀池,沉淀池处理悬浮物和污泥之后进入二次消毒池,经预消毒和二次消毒的“双保险”保障出水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才会排入市政管网。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集中清运处理,污水处理站的臭气也将经收集消毒后排放。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全国医疗污水处理平稳有序,均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据生态环境部对全国医疗废水处置的监测情况来看,截至3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定点医院2617家,集中隔离场所5278个,接收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2076座。通过排查累计发现三大类34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同时,生态环境部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监测21399次,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情况。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余氯监测3667次,余氯有检出147次,但浓度均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0.3毫克/升)。湖北省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监测1107次,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武汉市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监测124次,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