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县和平镇:构建“三张清单”让特殊人群得实惠
摘要:榆中县和平镇镇长陈元武告诉记者:“我们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镇村干部围绕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方面内容,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全面了解特殊人群需求,建立“需求清单”,针对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按照不同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让有温度服务温暖人民群众。”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马红、记者王斌报道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难。“把群众的需求了解清、解决好,架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才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兰州榆中和平镇党委书记岳红宾说。
构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让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特殊人群得实惠。
在疫情防控期间,兰州榆中县和平镇关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保持民生温度,构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让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特殊人群得实惠。
“婶子,天赐有没有按时上网课呀?现在家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榆中县和平镇干部金爱霞在走访入户中和天赐的奶奶聊天询问情况。他们口中的天赐是袁家营村正在上五年级的学生,天赐出生时间不长母亲就离家出走,6年前父亲车祸死亡,现在最让奶奶焦虑的便是天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金爱霞将天赐的情况记录在了“需求清单”上。
榆中县和平镇镇长陈元武告诉记者:“我们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镇村干部围绕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方面内容,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全面了解特殊人群需求,建立“需求清单”,针对每一家每一户的情况,按照不同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让有温度服务温暖人民群众。”
同时,为了切实为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使贴心服务更有力度,镇村干部从民政、教育、就业、住房、社保、医疗救助等多方面挖掘梳理现有政策资源,根据年龄、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劳动力构成,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有了,资源有了,按照“精准匹配、便于实施”的原则,每天入户结束,根据当天入户情况建立的“需求清单”逐一对应“资源清单”,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内容上有机衔接,集体商讨出更匹配的解决困难办法,以“项目”的形式落地生根。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榆中县和平镇通过“三张清单”,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保持民生温度,给予最需要帮助的重点人群特殊关怀。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