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丹心铺就脱贫路 贫困不除誓不还

2021-03-26 10:2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脱贫

摘要:高峰村是沿河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辖龙门、小池和子弟坝三个村民组,全村共有156户5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97人,贫困发生率为34.56%,2019年贫困户清零,高峰村出列。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程晖  吴承坤

1980年4月出生的张鲁黔,是贵州省铜仁市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督查专员。2016年3月任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第一书记,在多次可轮换之时,他都主动向单位申请继续留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毅然留守高峰村,继续战斗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的最前线。付出的辛苦,得到了党中央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前不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多方借力,强基础设施

高峰村是沿河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辖龙门、小池和子弟坝三个村民组,全村共有156户5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97人,贫困发生率为34.56%,2019年贫困户清零,高峰村出列。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由于高峰村地理位置较偏,基础设施欠账较大。为了尽快改变现状,张鲁黔主动协调争取项目。从市级层面:一是争取实施了3.3公里道路硬化项目;二是争取实施了30万人饮工程项目;三是争取实施了20万照明项目;四是争取实施了60万元七里槽排洪渠项目;五是争取了125万元脱贫攻坚经费。从县级层面:一是争取实施了80万元产业路开挖项目;二是争取实施了8公里茶场道路硬化项目;三是争取实施了2公里龙门组至小池组产业路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矛盾纠纷,他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登门入户对当事人做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在修龙门至小池产业路时,因群众对路线的规划有质疑而不支持施工,他第一时间赶到小池组召开会议,把群众思想做通,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盘活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

初到高峰之时,他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发展路子,带领群众实施了百合、葡萄和空心李等产业。在与善港村建立整村帮扶后,他充分借鉴善港村农业发展经验,使驻村工作组和善港驻村工作队形成工作合力,借助善港村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在七里槽建设高峰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园,项目前期完成投资330万元,由于产业园新址土地属于典型插花地,涉及2个乡镇3个村,在流转土地过程中,他白天开群众会集中动员,晚上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流转土地近200亩。根据地理条件建成联动大棚16个,标准大棚41个,棚内种植了草莓、限根葡萄、红美人桔子、灵芝等精品水果,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组织群众全程参与,培养致富带头人7人,产业工人20余名,让群众即学习了技术,又通过务工增加了收入。二是建设有机茶园,并配套茶叶加工厂房,项目投资450万元,收购原183亩茶园,流转周边土地120亩,茶园面积扩展升级到300亩。在建设茶叶加工厂房前期,带领村干部进山找水源、拉电线,解决了项目实施所需水电问题,已建成970平方米加工房,并完成设备安装。三是建设生态环保养殖业基地,项目投资220万元。为了让群众起始阶段就融入到项目中,他在村里选派了3名致富带头人到善港村,通过60天的学习,掌握了鹌鹑、黑毛猪等养殖技术。

人文关怀,造和谐村庄

“一枝一叶总关情”。每户群众生活来源情况,存在什么困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如何帮扶,张鲁黔心里都有一本清晰的账本。为了将高峰村打造成一个文明村庄、平安村庄、和谐村庄,他组织党员干部,一边从思想上激励群众,一边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

罗永进、罗仕江、罗克贤三户贫困户,自身具备发展能力,小孩又到读书的关键时期,非常适合易地扶贫搬迁,但由于存在故土难离的情节,一直下不了决心搬迁。针对此情况,张鲁黔始终未放弃,多次登门做动员工作,并将他们接到铜仁市碧江区安置点实地参观,坚定他们搬迁意念,最终实现跨区域搬迁。村民罗仕江一家四口出现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后,他安排专人陪护,主动协调各方帮助解决困难,争取到救助资金15000元,并带头组织村里自发进行了募捐活动,募捐到位资金23000元,确保了罗仕江一家得以顺利康复。独居老人胡秀花,所住房子长年未修,张鲁黔帮助争取到危房改造政策,又请本村的泥水工帮助施工,最终让胡秀花住进了安全住房。

“群众利益无小事”。五年来,张鲁黔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责任担当,让高峰村在脱贫攻坚中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