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天津武清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起步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2021-06-03 14:37 中国发展网
天津武清区 疫情防控

摘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通过全力开展撮合对接、深入落实惠企政策,传统行业不断焕发新生机,地毯、自行车、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四大传统优势产业1-4月实现产值70.6亿元,占比20.54%,同比增长62.8%,其中自行车、地毯产业增长超过100%。

中国发展网 王敏 记者成静报道 日前,天津武清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武清区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张红霞介绍说:今年以来,武清区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聚正气、显事功、开新局”专项行动,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翻身仗,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十四五”高标准开好局、起好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主要经济指标增势喜人

数据反映发展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同比增长21.1%,高于全市5.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总量全市排名第四,增速全市排名第五;三次产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二产三产增幅42.9%和12.3%,分别高于全市15.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加速回升态势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月完成36.2亿元,同比增长40.6%,高于一季度9.5个百分点,在“农口九区”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排名第一,增速排名第三,税收占比排名第七。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全区整体经济发展态势与全市保持一致,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呈现趋势向好、质量向好、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统筹部署、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重点在规划引领、资源承接、试验示范、互联互通等方面谋好全局。承接非首都功能项目疏解成效明显,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深入开展新一轮主动承接行动,瞄准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1-4月新引进优质北京项目85个。坚持“双高引领、双轮驱动、双向发力”目标,聚焦智能科技和生物医药两大高端产业,将京津产业新城打造成为承接非首都功能新的载体门户,带动更多资源汇聚武清。把“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建设作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关键突破口,多次与市相关部门、京冀两地密切沟通对接,确定线路、组建公司,确保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持续推进“通武廊”试验示范,3月份专题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接洽推动三地领导层定期会晤机制落实以及90项合作协议深入深化,努力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协力推进“通武廊”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新旧动能双向发力

围绕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1+4”主导产业持续用力,特别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凝聚了红日药业、诺和致源、金匙医学、圆心科技等重点医药企业,1-4月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45.8%;以铁科纵横、北交控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壮大,1-4月铁路、航空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91.2%。特别是在2021年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铁科舍弗勒、南开大学药学项目正式落户武清,进一步奠定了两大产业集群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通过全力开展撮合对接、深入落实惠企政策,传统行业不断焕发新生机,地毯、自行车、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四大传统优势产业1-4月实现产值70.6亿元,占比20.54%,同比增长62.8%,其中自行车、地毯产业增长超过100%。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牢牢把握项目“生命线”,完善落实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统筹调度、挂图作战、解难纾困,做到项目从洽谈签约、手续办理到开竣工全链条服务,全力推动年度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中金数据、铁科院四期等252个项目建设,目前已开复工项目136个,开复工率54%,固定资产投资1-4月同比增长3.1%。同时,注重项目谋划策划,完善储备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引进项目纳入储备库,形成“签约落地一批、入库储备一批、开工在建一批、竣工达产一批”的良性闭环。

——政策措施更加聚焦

在全面开展“聚正气、显事功、开新局”专项行动引领下,先后组织召开了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制定了出台系列硬核措施。聚焦谋谷建谷、制定了“五大创新平台”认定管理指南,启动开发区“生物谷”、京滨园智能科技创新谷、科技谷节能环保产业园、高村园数据产业园等特色载体建设,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3家;制定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建立落实链长制“五个一”、项目定期推动等机制,1-4月新落地项目28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500强优势企业2个。制定了《武清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的若干措施》,围绕搭建创新平台,带动产业人才集聚和关联企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具有武清特色的产业生态;对标国内一流,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完善营商环境考核体系,健全接链、促需、护企常态化机制,对企业需求痛快办、马上办,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