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山东沂南:红色旅游助推沂蒙老区乡村振兴

2021-06-15 17:47 中国发展网
红色旅游 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

摘要: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红嫂唱主角,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嫂故事。他们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袁俊国、陈建伟、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立足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打响“红嫂”红色旅游品牌。该县充分发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龙头带动作用,红色旅游成为沂蒙老区乡村振兴主力军,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雪后的红色影视基地。摄影:李长坤

在国家4A级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南县创新打造了红色旅游发展的“常山模式”,把昔日贫困落后的沂蒙小山村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5年常山庄被评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让红嫂唱主角,让红色旗帜高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的抗战中心是沂蒙,沂蒙的抗战中心是沂南,沂南的抗战中心在常山,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办起战地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架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这群沂蒙红嫂群体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常山庄所在的红嫂家乡旅游区也成为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沂蒙红色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2008年建成,占地2000余亩。景区由“古山村”、“古县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蟠龙湖”等组成,可同时接待2万名游客、1200人食宿、5部及以上影视剧同时拍摄,是一处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体验、绿色养生、影视拍摄、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红嫂唱主角,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嫂故事。他们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为传承红色基因,沂南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重点打造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建有“红嫂”明德英展室,“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展室,“沂蒙红嫂”群体展馆、“支前妇救会”展室等,以文、图、雕塑及实物相结合方式,详细介绍了红嫂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丰功伟绩。独具特色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建成后,来自全国的游客怀着敬仰之情,前来瞻仰、缅怀革命前辈事迹,重温那段艰苦岁月,接受灵魂洗礼,补精神之钙。

创造情景式教育,打造红色“沂蒙高地

沂南县充分利用常山庄山东抗战中心独特优势,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教育模式,红嫂家乡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红色“沂蒙高地”。

2010年,建起了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组成的红嫂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5月,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被全国妇联等40多个党政机关团体等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发出沂蒙红色研学课程,成为山东首批十个研学旅行示范课程,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编辑的旅游扶贫培训教材——《新时代旅游扶贫面对面典型案例篇》出版,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案例入选,成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旅游景区。《中国梦,红嫂情》获全国研学旅行课程特等奖。至今,带动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地党政机关干部200余万人次,年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前来红色研学的中小学生达到60多万人次。

他们注重活化与创新,打造了情景式党性教育阵地,增强了红色旅游、党性教育的感染力、生动性和实效性。他们根据不同内容,设立、划分了五大教育功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区、红色民俗体验教育区、《沂蒙大剧场》红色情景剧教育区、标志物“沂蒙魂”红色活动区和研学点教育区。情景式教育课程涵盖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做到了场场精彩,堂堂有趣,受教育党员一次次感动,一次次震撼,一次次心灵受到洗涤和升华,取得了良好效果。

弘扬红色文化,发展乡村产

红色搭台,文化唱戏;文旅融合发展,唱响主旋律。红嫂家乡旅游区积极和文化艺术联姻,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40多所知名艺术院校“写生创作基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韩生,携国内顶级编剧、导演、舞台设计、舞蹈编导、数字媒体剧场人才,精心打造的乡园生态体验剧场《沂蒙四季》,成功申报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沂蒙四季》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沂蒙文化为理念,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以及影视基地资源优势,形成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沂蒙文化体验和新旧动能转换主流项目,有效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发展,丰富群众生活内容,带动革命老区文旅产业发展。

古村变身山村好莱坞。2008年电视剧《沂蒙》走遍了6个县、200多个村庄后最终将拍摄基地选定在这里拍摄,常山庄村也因电视连续剧《沂蒙》的拍摄声名鹊起,景区建起了二期项目沂州古县城,与常山古村相融合,为影视剧组提供了便利拍摄条件。之后这里拍摄了《沂蒙六姐妹》《娘》《永不磨灭的番号》《地道英雄》《平原枪声》《红高粱》等400余部电影电视剧作品,被誉为中国“山村好莱坞”“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

政府搭建平台促发展。沂南县为发展红色旅游,成立了沂蒙红嫂旅游开发公司,为建设初期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项目融资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建设的资金瓶颈。之后政府又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修建全长17公里的沂蒙生态大道、投资8000万修建25公里的红色旅游专线,重修336省道,开设旅游专线公交,便捷的交通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与周边景区连点成线,以景区的强势组合焕发沂南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活力。随着景区的发展,景区与常山庄周边5个村庄联合成立了“沂蒙红嫂家乡文化产业园区党委”结成帮扶对子。成立了山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中心”、“三基地”——影视基地微电影摄制中心;影视演员培训基地、沂蒙红色创客制作基地、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对贫困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一中心”、“三基地”像一台大功率孵化器,成功孵化手工加工、草编等就业加工点10多个,吸纳数百名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人每月收入近千元。

山村旧貌换新颜,群众脱贫奔小

红嫂家乡旅游区建成后打造了“红色影视文化基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扶贫”的脱贫攻坚“沂蒙革命老区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了新路径。

“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采用“农户+开发商+政府”的开发模式,在建设景区的同时,投资6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常山庄社区,建设楼房366套,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医疗卫生所、垃圾中转站、红色休闲娱乐广场等服务设施。三方受益的合作模式,建成了新景区,打造了新社区。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和环境生态建设,成为山东经济文化建设的示范点,红嫂乡村特色旅游的示范区,红色影视文化的“根据地”。

旅游景区建成后,探索出了“一区带四员”的带富模式,即“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摇身一变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景区及周围建起了300多家红色餐饮、红色商品、农副产品销售,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制作店。2000多名周边村民,常年从事群众演员、剧组用工、景区建设等工作,每天人均收入近百元。2019年常山庄片区入选2019年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