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海关总署正式批复通过 大连迈入“双综保区”时代

2021-11-08 15:55 中国发展网 施文郁

摘要:大连海关今年还相继推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新模式”、“综保区‘信用监管’新模式”、“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检查联合抽查新模式”等创新举措,不断提高综保区贸易便利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施文郁 近日,大连湾里综保区、大窑湾综保区验收结果正式获得海关总署批复通过,这标志着大连正式迈入“双综保区”时代。大连海关以两个综保区优化升级为契机,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这是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近日在大连海关采访获悉的。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我们公司几年前因为受出口产品市场发展持续放缓影响,一度面临停产困境。‘委内加工’政策的出台,如及时雨般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位于大连湾里综保区的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订单生产负责人表示。“委内加工”业务突破了以往综保区内企业只能承接境外加工业务的传统限制,使得区内企业能够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的委托加工业务,对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海尔公司通过承接国内订单,拓展国内市场,产能得到有效利用,迅速扭亏为盈,2021年预计可实现产值3.5亿元,盈利5000万元。

“委内加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选择性征税”、“四自一简”、“分送集报”等惠企、便企政策相继在区内落地见效,使企业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从原来的“两头在外的单一国际市场”模式向“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型。

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跨境电商模式不断丰富。2021年5月,4.2吨美洲螯龙虾顺利运抵大窑湾综保区电商仓库,这是大连口岸首次以跨进电商保税备货模式进口活鲜类商品,标志着大连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活鲜售卖时代正式开启。位于大连湾里综保区的京东(大连)外贸综合体暨区域跨境电商总部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未来将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新体验。

新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近日,由大连华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饲料加工项目落户大窑湾综保区,项目总投资4700万元,预计年产值22亿元,进出口贸易额10亿元。“我们看中的就是大窑湾综保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政策优势,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企业负责人表示。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为综保区注入新活力,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由传统加工制造业向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能级。 

制度创新促进贸易便利

大连海关继去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新模式”后,今年又在全国首创“进口货物目的地检查‘云眼查’新模式”,区内企业工作人员佩戴专用AR眼镜,海关关员在办公室按照指令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在线作业,仅用10分钟即可完成一批进口货物的查验作业。“以往查验作业要等待海关关员到现场,就算预约也经常要等上一两天,影响进口货物及时投产。现在,货物到港时我们就预约查验,货物到厂后第一时间使用AR眼镜完成查验作业,即可投入生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真的太方便了。”一位正在实施查验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大连海关今年还相继推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新模式”、“综保区‘信用监管’新模式”、“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检查联合抽查新模式”等创新举措,不断提高综保区贸易便利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大连湾里综保区、大窑湾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共计558.68亿元,同比增长16.9%,占大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7.5%,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拉动效应显著。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