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专家:金融的使命在于支持实体经济做大

2022-04-19 17:21 中国发展网
实体经济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践行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目前提出共同富裕,强调的是现阶段中国的共同富裕还不平衡不充分,应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迈上新台阶。金融的使命在于支持实体经济做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 系列沙龙的第24期成功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践行普惠金融和共同富裕。目前提出共同富裕,强调的是现阶段中国的共同富裕还不平衡不充分,应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迈上新台阶。金融的使命在于支持实体经济做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分蛋糕”上有三个机制,即行政机制、财政机制和市场机制。金融作用的发挥更偏向于市场机制。如果居民只有劳动者和消费者的身份,一旦劳动者身份失去,意味着生存和发展出现问题,由此,打破铁饭碗、促进劳动力流动是比较困难的。在市场经济中,居民应该具有三重经济身份,即劳动者、消费者和投资者。一旦劳动者身份暂时失去,可以用投资者身份的投资收入来支持生存发展。

中国的居民进行金融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居民的大量资金以存款方式存入银。二是金融市场投资中,债权债务产品(包括银行理财等占比大,股权所占比重比较小。三是中长期的存款比较多,活期存款占比较小。

现实中存在着难以满足居民金融投资需求的金融短板,主要表现为:1.股权投资渠道不畅。关键性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有足够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支持,但中国此类基金严重不足。2.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国内长期资本支持的长期资产,但居民的消费剩余资金很难转化为此类资本。3.居民金融投资的产品和渠道不足。居民储蓄只能转为债务性资金,不可能成为股权性资金,不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资本需求。居民直接介入实体经济的直接渠道太少。应降低金融投资门槛,激励广大居民的金融投资,使金融成为广大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

责任编辑:张洽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