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制造业技改:从“广覆盖”向“深挖潜”转变

2025-04-17 12:27 中国发展网
制造业

摘要: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于2024年启动,旨在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从目标导向来看,两批试点都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白雪

在当下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以“点线面”协同技改的创新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与首批试点相比,第二批试点在延续“点线面”改造框架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工业大模型、跨区域协同和资金管理优化等新方向,标志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改造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阶段。

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于2024年启动,旨在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从目标导向来看,两批试点都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在实施路径上,两批试点均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支持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对“哑”设备进行改造,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建设智能工厂,并探索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改造,打造绿色工厂。在第一批试点中,部分企业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检测装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第二批试点继续坚持这一方向,打造更多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工厂示范单元,实现生产流程从局部优化向全局智能的跨越。

“线”上,两批试点都着重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制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技术改造方案,联合多家配套企业同步实施技术改造,并建设智慧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实现企业间在多环节的高效协同。在第一批试点中,一些链主企业开放数字系统接口,吸引供应链企业接入,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试点通过链主企业建设智慧、绿色双供应链,构建“龙头企业+生态伙伴”的协同创新网络,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重构逻辑。

“面”上,两批试点均支持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改造示范。鼓励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公共服务。第一批试点中,部分园区通过建设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工业大模型垂直应用,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第二批试点将推动产业集群级数字化改造,培育产业园区级的技术扩散枢纽,构建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碳排放智能监测,对绿色技术渗透率提出更高要求,重点行业单位能耗下降基准线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15%。

与首批试点相比,第二批试点工作在政策设计上实现了多方面的创新与深化。一是政策协同更紧密,第二批试点明确要求与“工业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联动,避免资金重复投入,形成合力。二是行业选择更精准,第二批试点仍聚焦石化、钢铁、机械等传统行业,但第二批试点要求“每个城市至少包含一个投资超5亿元的标志性项目”,强化示范效应。三是资金管理更严格,虽然延续“中央财政奖补不超过3亿元”的标准,但第二批试点强调“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加强绩效评价,对不合格城市可能收回资金。

与此同时,与首批试点相比,第二批试点体现三大创新方向。首先,工业大模型成为新引擎。首批试点虽提及数字化,但第二批试点明确要求“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探索应用垂直领域工业大模型”,推动产业链知识共享和智能调度。

其次,跨区域协同改造成为新亮点。第二批试点鼓励“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牵头城市推动开展跨区域联合技改项目”,支持同一产业链上不同省份的城市协同申报。例如,长三角的苏州与合肥可能在汽车产业链上联动,这与首批的单一城市独立申报形成对比。

再次,绩效管理更刚性,强化动态调整。第二批试点明确“对于年度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城市,将视情况严重程度采取督促整改、暂停试点资格、扣减或收回奖补资金等处罚措施。”而首批仅公示名单,未细化奖惩机制。这表明政策更注重实效,避免“重申报、轻实施”的问题。

当前,首批试点城市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远超中央财政资金,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有力推动稳投资、稳增长。为更好实现第二批试点城市的目标,首先应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协同改造,同时关注中小企业转型难题,提供定制化服务。其次,完善配套支撑体系,在技术、标准、人才、金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注重经验总结推广,及时传播首批试点的成功经验,编制应用场景指引。优化政策实施环境,加强央地联动,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再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项目把关和资金监管,妥善处理技术替代带来的就业问题。

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是我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第二批试点在继承首批经验的基础上,以工业大模型和跨区域协同为突破口,推动政策实现从“广覆盖”向“深挖潜”转变。中国制造也将迈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