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荆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速 以“三化”引擎驱动产业能级跃升

2025-07-21 17:08 中国发展网 廖亮 付永锡 赵佳

摘要:今年以来,荆门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以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为牵引,持续为制造业"强筋健骨"。在"三化"战略的深度赋能下,该市"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多项核心指标领跑全省,一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加速铺展。

中国发展网讯 今年以来,荆门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以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为牵引,持续为制造业"强筋健骨"。在"三化"战略的深度赋能下,该市"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多项核心指标领跑全省,一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加速铺展。

高端化突破:集群发展筑牢产业高地

走进荆门东宝区LED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封装测试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片刚刚跻身首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园区,与钟祥新型专用肥产业集群一道,成为荆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新注脚。

如今的荆门,已构建起层次分明的产业集群矩阵: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二,15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总量全省第一。在企业梯队建设上,50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含7家重点"小巨人")以及69家省级、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共同构成了荆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的坚实梯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充足后劲。

智能化转型:数字赋能夯实发展底座

在万华禾香板的生产车间,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原材料从入厂到成品出库全程无人化操作——这座刚刚入选国家级5G工厂的企业,实现了荆门该领域"零的突破"。

作为第三批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荆门的智能化转型成果亮眼:新增17家先进级智能工厂,与其他城市并列全省第一,总数达93家;2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含1家国家级)中,新增19家,数量全省第二;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8家国家级DCMM贯标企业,让数字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隐形翅膀",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坚实的智能底座。

绿色化发展:生态优先激活可持续动能

荆门高新区的磷化工企业车间里,昔日的废气废水经处理后实现循环利用——这里正在推进的磷化产业绿色标尺评价体系试点,正是荆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缩影。

目前,荆门已拥有1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绿色工业园区、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金泉新材料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电动自行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全省仅3家),更凸显了该市在循环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显著下降8.6%,绿色低碳已成为荆门制造业的鲜明特质。

从传统产业焕新到新兴赛道崛起,荆门"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速成型:汽车和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向千亿级冲刺;废旧电池回收、氢能、低空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布局,10亿元氢燃料电池项目签约落地、300台氢能重卡即将投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168.32%,军民融合产业配套收入增长75%,短板领域强势突破。

以"三化"转型为引擎,荆门制造业正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全速前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荆门力量"。(廖亮   付永锡   赵佳)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