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以营商“软环境”锻造发展“硬实力”,全程护航让企业安心扎根、聚力生长
摘要:近年来,利川经济开发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从精准服务、融资支持到硬件升级,全方位打造“沃土式”营商环境,让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安心扎根、聚力生长。
中国发展网讯 7月下旬的利川经济开发区,湖北利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工人在采血针流水线上有序作业,这条年产40亿支采血针的生产线,正以满负荷状态冲刺季度目标。“从落户到扩建,开发区全程‘护航’,一个月就拿到不动产权证,用地难题也迅速解决,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生产。”公司总经理覃亚东的话语里,满是对利川营商环境的认可。
这样的“利川速度”与“利川温度”,正是当地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利川经济开发区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从精准服务、融资支持到硬件升级,全方位打造“沃土式”营商环境,让企业在这片土地上安心扎根、聚力生长。
精准服务“零距离”:企业诉求有人管、马上办
“企业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这是利川经济开发区干部职工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准则。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开发区创新构建起一套“零距离”服务体系,让企业诉求“秒响应、快解决”。
——企业诉求直通车直连决策层,企业遇到的用地、用工、政策解读等问题,无需层层转达,可直接反馈至开发区指挥部,确保“小事不过夜,大事速协调”;
——首席服务专员制度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对一”帮扶管家,从项目签约到投产运营,全程跟踪服务,帮办各类手续、协调各类资源,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
——“科级干部联百企”活动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定期上门走访,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把服务送到车间、问到实处。
2024年,企业对开发区服务的多项核心指标满意度达100%;今年以来,已累计帮扶66家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20余个。从新企业落户时的“选址参谋”,到投产时的“手续代办”,再到运营中的“难题攻坚”,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在利川发展更安心、更省心。
破解融资“痛点”: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融资慢往往是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利川经济开发区直击这一痛点,搭建银企合作“桥梁”,创新推出“一企一策”融资画像服务,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
湖北富西川三十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真切感受到了这份“及时雨”。今年夏季,企业新研发的“分离式鲜泡茶(利川红)”订单激增,生产线急需扩大产能,却面临200万元的短期资金周转压力。企业向开发区提出需求后,帮扶专员立即上门梳理经营数据、评估资金缺口,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精准的“企业画像”。短短3天,贷款就顺利到账,保障了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不仅如此,开发区还“扶上马再送一程”。针对该企业的新茶饮产品,主动对接商超、电商平台等市场资源,助力拓展销路,让创新成果更快落地变现。数据显示,2024年开发区已为32家企业协调金融机构授信1.2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让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
软硬兼修“筑巢引凤”:夯实发展的“硬基础”
营商环境的优化,既要“软服务”暖心,也要“硬基础”托底。利川经济开发区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持续加码“硬投入”,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让“筑巢引凤”有了坚实支撑。
走进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微大厅、公安综合服务窗口等功能一应俱全,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业务“一站式”搞定,办事效率提升近40%。标准化厂房加速建设,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企业提供了“拎包入驻”的便利。
更值得关注的是,开发区深化校地合作,引入1家科技孵化公司和3家产业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指导。湖北利鸿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受益者之一,通过与研究院合作,企业攻克了采血针精密加工的技术难题,产能提升20%,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从“服务优”到“环境好”,从“留得住”到“长得好”,利川正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断锻造区域发展的“硬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扎根这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为利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廖亮 秦卫飞)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