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扩内需促消费反内卷 下半年经济路径明晰

2025-08-12 13: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扩内需

摘要:叶银丹认为,预计未来,“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和产能治理工作将加速推进。针对竞争秩序优化,政策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强监管和指导。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邵鹏璐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近期多部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年中工作会或相关发布会,透露了未来工作重点。扩内需、促消费、反内卷,下半年政策主线明确。

扩内需政策强调持续大力提振消费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被频频提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强调,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近日,财政部召开的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将按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

“扩大内需是下半年以及未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也是近年来政策的明确导向。在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部署中,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消费的着墨多于投资,体现了政策向民生消费倾斜的导向。”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提出了下半年扩大消费的三大主要抓手。一是扩大商品消费,预计下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仍将是政策主要发力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将按计划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计接续资金到位有望帮助持续激发相关消费增长潜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相关商品下半年面临的高基数压力。二是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预计未来政策将围绕家政、居住、健康、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从扩大多元化、物美价廉的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创造服务消费场景等方面发力。三是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结合当前稳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不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等现实情况,预计未来政策将进一步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倾斜,并持续提高政策普惠性,加大对失业、低收入等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

产业政策强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

近期,针对优化市场竞争秩序以及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等问题,中央及监管部门密集发声。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汇报,强调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密集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7月28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叶银丹认为,预计未来,“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和产能治理工作将加速推进。针对竞争秩序优化,政策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强监管和指导。一是整治行业内横向恶性竞争,加强对“新三样”、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合规引导和监管规范,引导行业加强自律。二是整治上下游纵向恶性竞争,重点纠治以资本、技术、规模等优势地位挤压上下游中小经营者生存空间的问题,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和谐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针对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政策将采取差异化措施,分行业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的具体措施将加快落地。例如,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对新增产能项目的科学论证,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等。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尽管上半年我国经济表现超预期,GDP同比增长5.3%。但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不少专家认为,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关税政策持续博弈,外部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出口增长面临压力;消费加快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房地产市场改善难度较大,内需修复基础仍不稳固。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叶银丹表示,预计下半年,若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侧重于落实好存量政策,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政策效果。例如,加快各类资金拨付和使用,调整年初预算安排的结构,优化预算额度在各省之间的分配,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继续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并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创、消费、小微、出口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若下半年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则宏观政策将相机抉择、适时加力,尤其是财政政策将在对冲外部冲击中发挥兜底性作用、在提振内需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从而助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