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堵风险强技术促创新,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5-09-17 13:2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

摘要:金融机构应摒弃同质化竞争,实现深度与广度兼备的转型,培养兼具垂直产业知识与横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代币化、虚拟融合等全新挑战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杨虹

日前,聚焦“科技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变革与创新”第三届中国金融学科年会在京举办,旨在共同探讨金融创新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金融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

数字时代推动社会经济范式发生深刻变迁,金融正从以资本为轴转向以科技为轴,系统复杂度和创新强度显著提升。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表示,金融科技带来全方位变革,需以复杂系统方法应对几何级增长的风险关联与非线性挑战。资源配置精度要求极高,科技创新也催生科技巨头自建生态与内部资本市场,减弱传统金融中介作用,形成“再中心化”趋势。中国须抢占关键技术与平台中心,避免边缘化。“金融机构应摒弃同质化竞争,实现深度与广度兼备的转型,培养兼具垂直产业知识与横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代币化、虚拟融合等全新挑战。”刘珺说。

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银行业务,大幅提升效率与风控水平。“银行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生态中仍处重要生态位,通过吸收风险和维护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网点在数字时代可弥补服务鸿沟、增强客户信任。面对创新,银行须审慎平衡技术应用与风险管控,坚守安全底线,以稳健方式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强调。

“强监管下金融安全与发展可兼顾。”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强调,监管处罚能约束银行风险,同时银行主动转型,通过优化信贷、提升风控,可让利实体经济、促进就业,但存在大银行区域信贷失衡问题。建议监管转向引导,银行将主动治理纳入战略,形成风控文化。

与传统金融相比,科技驱动下的金融生态发生颠覆性变化,金融风险呈现出新特点。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张金清举例说,例如价格可预测性趋弱,金融风险诱因、信用基础等皆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使得金融监管面临技术、金融、社会伦理等诸多层面的冲击和挑战,需要组建具有赋能和连接功能的各种平台、生态,并将从机构转变为节点,更加关注其功能和行为。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认为,稳定币作为融合加密货币创新性与传统货币稳定性的数字资产发展迅猛,市场规模达千亿美元。其通过法定货币准备、加密资产超额抵押、算法等锚定机制追求价格稳定。它在跨境支付等领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冲击国家金融安全,如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导致资本异常流动等。应堵风险、促创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并加强技术攻关,维护金融安全。

金融科技能提高金融交易效率、提升金融风险管理和创新能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敏强调,带给金融生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增强金融的普惠性和包容性、促进跨界竞争与融合、对风险的关注点发生变化、市场失灵问题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金融科技变革改变的是金融业态的组织形式,带来交易效率的提升以及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但金融的本质功能,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科技赋能金融的实际效果需审慎评估。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擎认为,互联网银行在经济下行时不良率显著上升;稳定币则存在底层资产风险、挤兑风险和构建“影子货币体系”三大潜在风险。目前科技对金融的理论影响尚不清晰,需从经济学原理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

责任编辑:杨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