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提质增效 高价值专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双向赋能,加强侵权打击力度,打造面向东盟的知识产权合作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知识产权动能”。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黄弘宇报道 2025年10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广西新闻发布厅召开“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聚焦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学技术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了广西在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促进转化运用及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暄在发布词中介绍,广西连续五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深化改革任务,并通过“省部共建”机制争取国家层面支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建立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工作机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3.99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9件,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13%与117.37%。
在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广西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68家,实施产业专利导航项目90项,推动柳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与智联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入选全国首批产业类运营中心。地理标志产品达244个,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此外,全国首创“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并启用全国首个“涉重金属+AI专利池”,推动“关键金属+AI”融合产业生态形成。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持续完善。南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运行,柳州、防城港相关中心成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2024年以来,全区查办知识产权违法案件1.5万件,执法案卷质量连续三年获全国通报表扬。
在深化开放合作方面,广西创新在RCEP国家布局20个境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商学院,推动企业海外销售收入超30亿美元。
李暄表示,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双向赋能,加强侵权打击力度,打造面向东盟的知识产权合作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知识产权动能”。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