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抗旱脚步不停歇,共同缔造加油干
摘要:截至目前,崔家坝镇共出动抗旱救灾人员1000余人次,新辟水源4处,启动水泵7台,抽水设备10台,投入抗旱应急处置资金167万元,全力确保高山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安全,积极补充农业生产用水,争取农业稳产保收。
中国发展网讯 “水来了、水来了,这下好了再也不怕天旱了”,村民向荣兴奋地喊道。8月23日下午4点,在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崔家坝水利站、鸦鹊水村党总支部和尖龙坪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一管清水引入农家,解决了尖龙坪组肖家湾29户142人的吃水用水问题。
7月以来,持续高温干旱,崔家坝镇部分村严重缺水。该镇把解决群众吃水用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第一时间召开群众会、屋场会进行宣传,号召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抗大旱、保民生战役中来,推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向干旱要丰收,确保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决策共谋汇民智 发展共建集民力
“最多还能支撑三四天,马上就要没水喝了。”8月20日,村民们着急的向驻组干部司马子荣反映。
群众事群众办,作为村党总支部纪检委员的司马子荣当即召集大家来开群众会讨论解决方案。“碑坡水池水还多,我提议从那抽水。”村支书谢永波提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确定了从尖龙河抽水的方案。
方案确立后,水利施工成了难题。村支两委积极与崔家坝镇水利站联系,争取到2台水泵。村民代表汤元秀站起来主动请缨,“吃水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政府已经出资了,我们就应该出工出力,后续施工包在我们身上”。
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积极协同干,当天下午肖家湾20多位党员群众出动除草、平整土地、挖好沟渠……做好抽水施工筹备工作。
建设过程中,实现“全民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提升村民的“主体感”。
建设共管惠民生 效果共评汇民意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来,村可以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真正实现“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随时了解民情,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
8月17日,香炉坝村村民吕民政到村里求助,家中的5亩稻田已干裂,枯黄的水稻快要干死了,能不能帮忙找点水。
听到群众求助,香炉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即展开志愿服务,向志愿者求助,组织灌溉设备、就近调配水源,在保障香炉坝村人畜饮水的同时,及时为该村干旱的稻田“送水解渴”。
“我们出动了9名志愿者,动用了2台水泵、2辆洒水车,给全村400余亩干旱的稻田续上水,帮助村民做好水稻灌浆期管理。”崔家坝镇香炉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表示。
坚持党建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发挥党员带头当表率,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参与基层治理,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高的长效机制;水利站工作人员和镇村两级干部积极寻找水源,开辟新水源点4处,可解决2200名群众吃水问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力量,引导群众科学应对旱情。
截至目前,崔家坝镇共出动抗旱救灾人员1000余人次,新辟水源4处,启动水泵7台,抽水设备10台,投入抗旱应急处置资金167万元,全力确保高山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安全,积极补充农业生产用水,争取农业稳产保收。
成果共享暖民情 干群合力聚民心
“可能这次是自己参与了,感觉这个水都分外甜一些”鸦鹊水村村民朱和香打趣的说道。通过此次小饮水工程,解决了尖龙坪肖家湾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一年四季供水有了保障。
“以前没安装水表,部分村民用水没有节制,要保证生活用水,必须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群众会上,该村党总支部书记说道。会上,汇聚民意形成了节约用水文明公约,水表,将肖家湾用水纳入村级水厂管理范围,实施阶梯水价。
下一步,崔家坝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发挥党支部、党员群众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优势,始终把群众饮水安全摆在抗旱工作首位,努力把旱情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牢牢守住群众的“水管子”“菜篮子”“钱袋子”。(廖亮 张祖芬 谢永波 罗易)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