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赈”的初心 不断拓展“工”的领域
摘要:一个个“重推”“农推”项目的实施,在带动一个个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又对农产品规模扩大、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加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参会代表调研组在天水麦积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物流园区(花牛苹果产业园二期)“重推”项目点调研。王斌/摄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斌报道
11月14~15日,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程晓波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以工代赈政策已持续实施40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扶贫减贫、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工代赈在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成效显著。
群众一个项目掌握“一技之长”
甘肃省是最早实施以工代赈的省份之一,也是较早专门设立以工代赈办公室的省份,经历了以工代赈政策发展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
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省级投入,加强以工代赈专项项目谋划实施和监督管理,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工作质量和成效走在全国前列。
会议期间,参加全国以工代赈的现场会的参会代表分组先后赴甘肃天水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等地以工代赈重点项目点实地调研,调研组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条条产业路的实施,在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增收的同时,彻底打通了群众致富的“最后一公里”;一个个“重推”“农推”项目的实施,在带动一个个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又对农产品规模扩大、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天水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产业基地,是总投资800万元的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硬化产业路项目,该工程采用“公益性基础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带动当地82名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251万元、设置公益性岗位4个,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5人次。目前,该基地已经成为麦积区苹果种植一张亮丽的名片。
调研组在清水县丰望乡旺阳村2023年以工代赈项目点看到,这里将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和村庄规划相结合,与片区产业相融合,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带动当地低收入群众36人参与务工,平均参加劳动技能培训3次,人均发放报酬1.15万元。
如今,这里的沿河沟渠已得到有效治理,整体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和美化。80座木耳大棚拔地而起,年产木耳100吨,可实现净收入160万元,小木耳激发了产业振兴新动能。
在甘谷县杰瑞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基地,调研组了解到,该项目是天水市在非政府投资项目中探索实施以工代赈方式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甘肃省首个在民营企业中推动以工代赈方式的项目。
2022年8月,天水市抢抓国家以工代赈“重推”政策机遇,积极组织当地3200名群众参与杰瑞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务工收入人均达3.75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又协调该企业优先吸纳当地群众稳定就业220人,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同时,在项目实施期间,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6400余人次,让群众通过一个项目掌握“一技之长”变身产业工人,为群众长期稳定就业提供坚强保障。
各地探索诸多富有成效新经验
大量实践显示,只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工代赈才能够一直保持政策活力,不断发挥政策作用,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天水市在以工代赈政策实践中,坚持“四个五”工作法,即坚持“五项原则”,夯实项目基础;推行“五项机制”,强化项目监管;抓好“五项工作”,突出项目功能;发挥“五个效应”,提升项目成效,走出一条促进就业富民增收的新路子。
“天水市坚持‘四个五’工作法,树立‘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县区抓项目、促增收的热情和干劲。下一步,将按照本次会议安排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全力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再上新台阶。”天水市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办负责人对记者说。
湖南省邵阳县探索“政企农”联动新模式,促进以工代赈提质增效。近年来,邵阳县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承载,村级承建,农户主体”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新模式,更大力度发挥政策效力,更大程度促进群众就业增收。2023年以来,该县累计实施中央资金以工代赈项目6个,吸纳群众就业521人,发放劳务报酬866万元,人均增收1.66万元,劳务报酬发放占中央资金的30%以上。
邵阳县依托县城发集团、发挥企业的资质、组织、技术等优势,搭建“县级国企+村级劳务公司+当地群众”的劳务组织新平台,彻底改变村级层面“大项目承接难、小项目实施乱、农户受益面窄”的情况。比如,该县蔡桥乡水口村因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雨季极易出现洪涝灾情,群众反响强烈。2023年,将该村河道整治加固纳入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推动了1000余亩淹没农田复垦,成为当地众口皆碑的惠民工程。
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素有“皖国古都、三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美誉。近年来,潜山市坚持把以工代赈作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实施和推广村民自建模式,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以工代赈推动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潜山市推广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既能让群众共建家园,又能增加群众收入,还能检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能力。
陕西省平利县坚守“赈”的初心,打造“乡镇人民政府+乡建公司+当地群众”劳务组织模式、释放以工代赈促就业、惠民生的叠加效应,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注入了新动能、工作经验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平利县城关镇马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茶旅融合示范项目采取“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将项目交由乡建公司实施,节省项目招标代理及项目管理等费用15万元,缩短项目建设周期30余天,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两年来全县通过乡建公司实施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7个、小型农业农村工程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300余个、参与投资重点工程项目30个、吸纳就业群众45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3000余万元,人均增收7000余元,实现群众就业不跑远、乡建公司能挣钱的美好愿望。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街道通过村民自建模式提升赈济实效。通过建立“街道级领导小组-村级领导小组-项目理事会”三级架构,完善村民自建承接项目的组织架构。
街道作为项目业主单位,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财政部门出具的财评报告确定工程造价,由街道直接发包给各村理事会并签订合同,理事会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省去了造价咨询、招标议价、全过程造价管理等环节程序,打破农村建设项目“慢繁多”的审批流程,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同时,采用村民自建方式实施项目,同等规模的资金可以实施更多的建设内容,将节省的成本转化为扩大报酬发放规模,实现了村民利益和工程规模的最大化。
院格庄街道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赢得了群众信任,融洽了干群关系。在此过程中充分赋予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效提高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四川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探索重点工程以工代赈"1234"新模式,发挥吸纳就业促进增收新质效。
预计2024年,蜀道集团31个在建“投建一体”高速公路项目累计将吸纳就业6.8万人;所属75条运营高速公路管理路段属地用工约1.5万人;15个纳入2024年度推广以工代赈项目清单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将累计吸纳4677名群众参加务工,预计合计发放劳务报酬约1.14亿元、人均领取劳务报酬2.43万元。
“下一步,蜀道集团将认真领会本次会议精神,全面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亮点做法,积极参与全国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在今明两年不少于1000公里新开工项目上强化以工代赈政策配套、资金保障,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黄兵表示。
以工代赈系统老干部赋新能
“以工代赈启动实施40年来,一代代发展改革系统同仁坚守‘以人民为本’赈的初心,坚守‘由赈济到振兴’赈的使命,坚守‘为百姓造福’赈的担当,使这项集中华智慧的千年政策,春风依旧,生机勃勃。”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翟建军代表全国以工代赈系统干部发言时说。
从1988年参加工作起,翟建军就与以工代赈结缘。他的职业生涯绝大部分时间围绕以工代赈开展工作,从实物到货币,从专项扶持到方式推广,从招标实施到群众自建,他都是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对于干好以工代赈工作,翟建军有切身感受:一是务工对象精准是以工代赈的关键。务工组织虽是小切口,但却是完善就业制度促进公平就业的大抓手。先有群众后有项目,是党对最基层、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群众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发挥乡村等各级党组织作用,通过组织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让群众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利用以工代赈政策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引领力。二是劳务报酬足额是以工代赈的核心。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正体现以工代赈政策是在深水静流、润物无声之中,让受赈者树立靠双手创收,靠勤劳致富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绝对不是低效率,而是“事半功倍”的好政策。三是劳动技能提升是以工代赈的灵魂。“鱼”“渔”双授,“技”“能”双扶,通过务工,掌握的是工作一项小技能,撑起的是家庭一片大天地。
“比摸清路子更重要的是迈开步伐,‘工其所能,赈以所需’,新的时代赋予以工代赈新的内涵,希望大家紧扣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以工代赈政策新要求,立足各地禀赋,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使这项政策走得更稳、走得更宽、走得更远。”翟建军深情寄语全国以工代赈系统每一位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