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王疆:用心守好群众“保命钱”“救命钱”
医疗、医保、医药,事关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备受关注。在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聚焦医疗、医保,医药等话题,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局长王疆接受与会媒体的采访。
中国发展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医疗保障领域重大改革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作为一名基层医疗保障部门的工作者,您是如何履行这一职责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疆代表:保障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我们医疗机构的职责。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医疗保障领域重大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扎实做好落实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极大惠及参保群众。DIP支付方式(以前医院是按做了多少检查、开了多少药这些来算;改革后,是根据病人得了什么病、病情严重程度这些情况,分成好多不同的组,每个组都有个大概的治疗费用标准,医院就按这个标准来收钱)改革推进后,患者住院的花费更趋于合理。像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比如肺炎住院,以前患者可能平均要住院七八天,花费七八千。现在因为DIP改革,医院会优化治疗方案,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到五天,费用也降到了五千元以内。患者能更快康复出院,还节省了不少钱。
二是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价格下降。集采就是把各个医疗机构要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统一统计起来看需要多少量,然后去跟药厂、耗材厂家商量价格,因为买的量很大,厂家愿意降价卖。这样一来,咱老百姓去医院买药或者用到那些医用耗材,价格就降下来了。就拿二连浩特来说,以前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缓释片,一盒大概30元,集采之后降到了3元左右,降幅高达90%。像有位糖尿病患者以前每个月买药得花好几百元,现在仅需几十元,一年下来能节省好几千元。还有心脏病患者常用的心脏支架,以前一个支架动辄上万元,集采后价格降到800元左右。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也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三是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医保目录就相当于我们的报销清单,上面写着哪些药能用医保报销,哪种检查、哪种治疗手段医保能管。咱老百姓生病去医院了,要是用的药、做的检查、接受的治疗在这个“清单”里,那医保就会帮咱出一部分钱,自己掏腰包的就少了。要是不在这个“清单”里呢,就得自己全额付款。这份“清单”对老百姓看病花钱影响很大,所以我们一直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及时维护药品目录,保证老百姓可以及时用得上疗效好、价格合理的药品。以前很多新药、特效药治疗效果好,但是价格高,不在医保目录里,很多患者买不起、用不起,有的患者不得已全部自掏腰包,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现在一些抗癌的靶向药、治疗慢性病的药物等都纳入了医保。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阿达木单抗,进入医保后,价格从每支7000多元降到1000多元,患者一年下来能节省数万元的治疗费用。
另外,在构建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优化医保政策、落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我们也扎扎实实做好落实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严格落实医疗保障改革的各项要求,认认真真抓落实,也亲眼看到了参保老百姓在减轻经济负担、让健康更有保障方面的显著变化。
下一步,我会继续努力,全力守好群众“保命钱”“救命钱”,实现病了就能治、治了能报,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大家踏实、安心,也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王文敏 梁喜俊)
来源: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