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广西田东县印茶镇:小桑蚕“织就”致富路

2025-05-08 16:14 金台资讯

摘要:在能人们的带动下,全镇成功构建起“育苗—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还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等5种产品。

初夏,广西田东县的大地山间田野绿意葱茏。印茶镇立新村当令屯周边桑园里,桑叶在微风中沙沙摆动,村民黄瑞连手法娴熟,迅速将一片片桑叶摘下,不一会儿,身旁三轮车就堆满了嫩绿桑叶。“我们老年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多亏镇里、村里领导引导,我跟着大伙一起种桑养蚕。每天摘完桑叶,时间刚好能去接孙子放学,一个月还能挣1000多块钱。”黄瑞连笑着说,言语中满是农村留守群体兼顾家庭与实现增收的喜悦。

“近年来,印茶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农户’模式,将种桑养蚕打造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印茶镇镇长冉慧娇介绍,2024年,全镇桑园面积拓展至1200多亩,让留守妇女、老人在照料家庭的同时,实现年均增收1000元到50000元不等,走出一条“挣钱顾家两不误”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党旗插在产业链,产业“散兵”变“强旅”

长期以来,印茶镇是典型劳务输出大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妇女、老人成为农村常住人口主体。印茶镇党委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印茶气候温润,光照充足,十分适宜桑树生长,且立新村早年间就有种桑养蚕传统,不过此前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养殖,规模小、分布散,形不成合力。

为解决留守家庭增收难题,印茶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组织党员致富能手苏美先牵头成立田东创富养蚕合作社。该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吸引周边农户投身桑蚕产业。从2019年成立之初仅有5名注册成员,到如今成员已增至203名,其中女社员占比达47%,带动周边村屯212户群众共同养蚕,留守妇女、老人就有123人。针对留守群体知识水平有限、技术薄弱的特点,合作社定期邀请县级农业专家与本土技术能手开展培训,现场答疑解惑,党员技术能人还负责蚕茧收购,彻底打消农户后顾之忧。

“现在养蚕,有‘技术保姆’上门指导,蚕茧有‘红色经纪人’帮忙销售,老人妇女都能安心干,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妇女既要照顾家庭,又想为家庭增加收入的两难处境。”立新村党支部书记苏新梅感慨地说。

合作社织密服务网,小桑蚕“圈出”家门口幸福

走进“田东创富养殖合作社”,标准化共育室内,密密麻麻的蚕宝宝正欢快进食。在上级部门大力扶持与群众积极响应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蚕房、蚕茧回收加工房、蚕沙室、冷库、办公交易楼等产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员工营造了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

考虑到留守妇女、老人的实际困难,合作社贴心推出“弹性工作制”:桑园采摘、蚕房保洁等体力要求较低的岗位,允许灵活排班。妇女们能依据接送孩子时间灵活调整工作,老人也可避开高温时段劳作。对于参与桑蚕产业的农户,基地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签订保底订单收购协议,让桑农吃下“定心丸”。2024年,被带动的212户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到80000元不等。留守老人邓天元便是其中的典型,得益于合作社培训,他成长为村里种桑养蚕的行家里手,仅靠这一项产业,每年就能为家庭增收6万多元。2024年初,他用养蚕赚来的钱,将自家小洋楼里里外外装修一新,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梦。

能人返乡当“头雁”,让“技术”接上“地气”

在印茶镇立新村三合屯屯口,合作社负责人苏美先看着一袋袋蚕茧过秤装车,养蚕农户们笑容满面。她高兴地介绍:“如今,我们社员已经达到203户,合作社也完成了3次分红。看到养蚕给大家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自豪。”苏美先不仅毫无保留地将养蚕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还积极帮助群众销售鲜茧。

像苏美先这样的“土专家”,如今在全镇已有12人。他们自发组建“帮帮团”,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手把手教留守妇女和老人掌握桑树病虫害防治、小蚕共育等关键技术。53岁的脱贫户黄瑞新大妈跟着能人学会了“果桑套种”,桑果卖给酿酒大户用于制作桑葚酒,桑叶则用来养蚕,“以前一亩地只种一种作物,收入有限,现在‘果桑套种’,一亩地能挣两份钱,去年光卖桑果就多赚了1000元。”

在能人们的带动下,全镇成功构建起“育苗—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还开发出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等5种产品。带头人苏美先巧用短视频记录养蚕日常,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网红蚕娘”,有力带动周边农户拓宽蚕茧销售渠道。

留守群体唱“主角”,顾家增收两不误

下午5点,正在桑园采叶的妇女们纷纷停下手中农活,骑上电动车前往学校接孩子。“以前去县城打工,孩子只能交给老人照顾,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天都能给孩子做顿热乎饭。”40岁的留守妈妈指着刚采摘的新鲜桑叶,满脸欣慰,“周末还能带着孩子来桑园体验采摘,孩子也特别开心。”

“小桑蚕串联起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的大篇章。”冉慧娇表示,下一步,印茶镇将大力推进“桑蚕+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亲子体验活动区、蚕文化科普馆等项目,让留守群体在“家门口的产业链”上收获更加稳定、丰厚的收入。

夕阳西下,黄秋兰驾驶满载桑叶的电动车驶向家中,车厢里的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顾家致富”的和谐乐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桑田上,党建红、桑叶绿、蚕茧白、生活金相互交织,共同绘就了一幅温暖动人、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李永统、周章师)

责任编辑:刘丹阳

(原标题:广西田东县印茶镇:小桑蚕“织就”致富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