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广州引入粪便基因检测 具体实践健康中国“广州模式”

2025-05-13 17:46 中国发展网 闫颖琳、记者皮泽红

摘要:2025年5月13日上午,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和黄埔区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的大肠癌基因筛查项目暨肠道健康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在文冲·幸福里成功举办。

中国发展网讯  闫颖琳、记者皮泽红报道     2025年5月13日上午,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和黄埔区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的大肠癌基因筛查项目暨肠道健康宣传月主题宣传活动在文冲·幸福里成功举办。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专职局长张屹,黄埔区、花都区、增城区卫生健康局有关领导,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教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建平等出席现场活动。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癌症的早筛早治工作,此次在黄埔、花都、增城3个区新启动的大肠癌基因筛查民生项目具有筛查技术精准度高,动员模式创新,筛查费用多方共担、居民零支付等优点,实现了大肠癌防控从预防、筛查、诊断,到后续治疗、跟踪随访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是广州市在肠癌筛查方面一项重大创新举措。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直肠外科教授介绍,粪便基因检测相比以往隐血和问卷的筛查方法更加精准,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广州市引入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开展初筛,走在全国前列,在造福广大市民的同时,也是广州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打造“广州模式”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本项目由政府主导,引入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大肠癌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在为社区筛查工作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拓展了多元应用场景,实现了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双向赋能。

活动现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和3个试点区卫生健康部门领导,特邀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推动手杆,开启了广州市大肠癌基因筛查项目和肠道健康新篇章。同时,在现场还播放了大肠癌筛查宣传视频,表演了健肠活力操以及太极拳功夫扇等舞蹈,广州市多家医院医务人员开展肠道健康义诊咨询。本次活动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向居民普及癌症防治和肠道健康知识,推广了早筛早诊理念,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不少市民直接领取了粪便基因筛查试剂盒,参与到筛查队伍中来。

据悉,自2015年广州市启动大肠癌防控项目以来,该市通过以下手段积极大肠癌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以医防融合为基,搭大肠癌全流程防控网络

大肠癌防控最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为全市大肠癌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筛查工作主要分初筛及精筛,为使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筛查,广州市搭建了以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底,主要负责大肠癌风险评估和粪便隐血检测,此为项目初步筛查,对初筛阳性患者进行转介;各区选择具备较强肠镜检查水平的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精筛,即为社区发现的阳性者开展肠镜检查,以及提供后续的治疗服务;依托疾病控制机构建立了市区两级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培训、督导等;临床技术支撑机构负责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质量,通过多路径保证工作落实到位。项目开展10年来,全市共完成81.71万人次初筛,发现高风险人群12.91万人,早诊率90.65%,癌症早期病例诊断率41.28%。

     以监测随访为核,筑广州肿瘤全周期防控壁垒

通过持续加强肿瘤监测,为我市制定癌症早期筛查方案和开展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通过推进社区随访规范化管理,对包括大肠癌在内的不同癌种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充分利用所在单位的医疗资源开展服务满足患者需求,促进了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达到52.98%,已达到健康中年度目标。

 以模式创新为刃,破广州大肠癌筛查效应难题

随着项目的持续开展,与其他同类项目开展地区情况类似,广州市也遇到了社区筛查动员难度加大,肠镜依从性参与性不高等难点和痛点问题,广州市及时对问题进行研究,积极开展筛查模式的探索,包括在肿瘤报告医院推进一级亲属筛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伺机筛查,利用健康广州建设契机,在健康体检和管理中心探索建立癌症区域性早筛中心等模式,并率先开发和使用能自行完成基本信息收集和问卷初筛的“肠探”的微信小程序,在医院投放大肠癌筛查一体机,为触达更广泛的目标人群,提高项目的可及性开展了积极探索。

目前掌上评估工具微信小程序“肠探”从2020年投入使用以来,在五年间年使用人数不断提升,评估完成后到社区进行粪便隐血检测的比例也持续攀升,而且使用小程序的居民平均年龄(58.35岁)要较为年轻,可以看出,不仅居民对这种新的“掌上评估”接受度越来越高,而且说明我们的项目触达了未退休的群体,癌症筛查的意义将更为凸显。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肠探”,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风险评估。

在全市31家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2台大肠癌筛查一体机从2023年7月底开始投入使用,截至2024年底已有仅4万完成了风险评估及自测,使用人群平均年龄为53.5岁,比同期通过社区参与项目的居民平均年龄低9岁。使用居民均表示该方法非常方便,也愿意介绍身边的适龄亲友使用。

黄埔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东勇表示,此次我们将联合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区内三甲医院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构建“社区动员-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结果追踪-肠镜绿通”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初筛阳性者将通过绿色通道转入肠镜确诊,实现“早筛-早诊-早治”闭环管理,确保筛查质量。作为广州市首批基因筛查技术试点区,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不仅能挽救生命、减轻家庭负担,更能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今天我们的启动仪式特别选在“幸福里”举办,这个地点饱含深意——幸福,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在“幸福里”,我们期待:通过一次简单的筛查,让每个家庭远离疾病的阴霾;通过科技的进步,为幸福生活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