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整治暑期网游骗局需要多方合力

2025-08-12 13:1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网游

摘要: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网游行为疏于监管,对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保管不严;学校的防骗教育多侧重传统场景,对新型网络诈骗的科普不足;而部分游戏平台的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为诈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邵鹏璐

暑期本是孩子们放松身心的时光,却成了网络游戏骗局的“高发期”。近年来,针对低龄学生的网游诈骗案件频发,从“代充皮肤”的小额陷阱到“账号交易”的连环套,骗子们精准抓住未成年人的心理弱点,让不少家庭蒙受损失,更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蒙上阴影。

这类骗局的“高明”之处在于精准拿捏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低龄学生对虚拟物品的价值判断模糊,对“稀有皮肤”“满级账号”的渴望强烈,却缺乏对交易风险的警惕。骗子往往通过游戏内聊天、短视频私信等渠道,以“低价充值”“免费送装备”为诱饵,诱导孩子用家长手机扫码付款,或索要支付密码、验证码。更有甚者伪装成“游戏客服”,以“账号冻结”“违规需解冻”为由,骗取家庭银行卡信息,造成大额财产损失。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的短板。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网游行为疏于监管,对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保管不严;学校的防骗教育多侧重传统场景,对新型网络诈骗的科普不足;而部分游戏平台的实名认证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形同虚设,为诈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整治暑期网游骗局,需要多方合力。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陪伴与引导,明确网游时间边界,同时做好支付安全防护;学校和社区可开展针对性宣传,用案例让孩子们认清骗局套路;游戏平台更需压实责任,完善身份核验和消费限额,切断诈骗分子的接触渠道。唯有织密保护网,才能让孩子们在虚拟世界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远离陷阱,真正拥有一个安全无忧的假期。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