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甘肃宕昌:“民事直说”赋能增效 为高质量发展聚智筑基

2025-08-20 15:18 中国发展网
甘肃宕昌

摘要:宕昌县坚持将群众议事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矛盾联处、问题联治”的工作格局。

中国发展网讯 焕发基层组织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基层高水平治理、县域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宕昌县锚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目标,全面落实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赋能增效”行动部署要求,多措并举、综合发力、系统施策,以真抓实干回应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为民办实事”从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做到立说立办、随说快办,最终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党建引领,搭建多元说事议事平台 

宕昌县坚持将群众议事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矛盾联处、问题联治”的工作格局。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民事直说委员会”,制定议事规则,细化明确“说什么、如何议、怎么办、谁来督、由谁评”等环节操作规则流程,推动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

针对农村群众“不在村里在群里”的新特点,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通过设立“群众说事室”,建立“民事直说”微信群和小程序,搭建了“现场说”和“网上说”两种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现了“下情上达”的便利快捷和“上情下达”的及时有效。

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动态排查调处化解工作机制,聚焦“家里事”“邻里事”“村里事”三类事,按照事项类型、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坚持把“说”作为手段,把“办”作为关键,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办法,确保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处办、难有人帮、事有人督”。

官亭镇把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作为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紧扣乡村治理痛点、难点、热点问题,把脉“民生末梢”,精准“靶向攻坚”,真正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会上,大家围绕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开展说事,截至目前,共帮办实事96件。

南河镇坚持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民事直说,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人心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计收集到群众说的事17件,其中村里事6件、家里事9件、邻里事2件,已办结9件、正在办理8件。

听声纳谏,构建民意收集闭环机制 

依托“镇—村(社区)—网格员”三级民意收集网络,宕昌县常态化开展民事直说“固定说事日”活动,将协商议事阵地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形成“群众反馈—及时处理—快速回应”的闭环机制。阿坞镇通过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开展“说事日”84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96条,成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6件。

      理川镇将命案防范治理视为“一把手”工程,有力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镇矛盾纠纷同期下降 69%,近4年无命案发生。全镇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配备25名专职网格员和2名镇级管理员,划分25个网格,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主动发现问题,搭建起民情民意收集的“前沿阵地”。通过排摸重点关注对象,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控,提前预防和化解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风险点,形成人员清、底子明、工作有序的防范网络体系。据了解,今年以来,理川镇共化解各类纠纷案件451起,化解成功率达8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南阳镇开展“固定说事日”130场次,收集群众诉求事项103条,解决民生问题91件。通过“跟踪、落实、协商及成果转化”一体推进,各类矛盾纠纷实现“控在网格内、解在网格内”,让群众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

攻坚急难,筑牢饮水道路民生根基 

饮水安全与道路畅通是乡村发展的“生命线”。宕昌县以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指引,通过“问需于民找准症结、问计于民凝聚合力、问效于民巩固成果”,推动各村自发行动、多方联动解决民生痛点。在饮水保障方面,常态化组织水源维护、蓄水池清理及饮水管线维修更换,破解季节性缺水、管道老化等问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在道路畅通方面,及时清理落石塌方、修砌护坡、修补坑洼路段,畅通乡村交通网络。通过靶向发力,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与出行便利,为乡村生产生活筑牢“民生根基”。

“这大热天的没水可咋办?” 近日,宕昌县八力镇中拉村李尕柱等8位村民心急如焚地赶到村 “民事直说委员会”,反映村里56户263人突遇饮水难题。面对村民的急切诉求,村“两委”迅速响应,依据陇南民事直说 “1234” 工作法展开行动。经过全力抢修,清澈的自来水重新流进村民家中。“这下做饭、洗衣都不用愁了,‘民事直说’ 真是管用!” 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次自来水管损坏被归类为“村里事”中的基础设施问题。村“两委”将现场挖掘、接管等简单任务现场直办,设备调配、技术指导等复杂任务由干部领办,并全程跟踪督办进度。“通过分类处理,我们能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资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参与抢修工作的村干部李白清表示,“这种分类处理机制,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延误。”

“看到村民们的笑脸,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参与抢修的党员干部感慨道。此次自来水恢复事件,正是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的生动写照。

八力镇中拉村自来水恢复事件,以一根水管为切入点,展现了陇南民事直说 “1234” 工作法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它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更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基层治理的高效与温暖。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老人小孩摔跤是常事,大家出门都提心吊胆。”理川镇上街村村民赵平指着如今家门口正在修建的路,感慨不已。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理川镇推行的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面对村民修路的强烈诉求,镇村干部迅速行动,通过“民事直说”倾听民意,实地勘察,最终500多米的路面开始修缮动工。这条路的蜕变,正是理川镇从“矛盾多发”到“平安样板”的生动写照。

南阳镇及时回应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实施梨树、麻家、唐坪三个村17.5公里的产业路,惠及群众256户1010人。“提高生产效率,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唐坪村村民郭彦郑说。

精准服务,传递民生关爱温暖底色 

聚焦特殊群体需求与民生难点,宕昌县通过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精准对接群众期盼,让服务“暖到心坎上”。

组织爱心义诊、结对关爱、送餐上门、残疾人健康筛查等活动,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

在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中,通过“固定说事日”征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调整方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居民从“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

好梯乡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不断延伸拓展协商议事阵地,搭建“好梯乡政务移动窗口”,通过“板凳会”“院坝会”方式,逐步构筑贴近群众、多元化、全覆盖的议事阵地,推动乡、村、社干部“沉下去”,将广大群众“请出来”,把民心民愿“议出来”,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同时,以开展基层多元共治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坚持“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的议事原则,将协商议事与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共同推进,深入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宣传、矛盾纠纷排化解、民事需求调研服务、民族团结交流融合、乡贤力量汇聚参与等活动,让议事协商“小平台”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

韩院乡将持续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赋能增效”行动为工作主线,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效赋能,将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深入运用到乡村治理全过程,畅通说事渠道、拓宽议事平台、提高办事效率。今年收集办结事宜127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着力增强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走访、新媒体传播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法规解读与惠民政策宣传,确保政策红利直达群众。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传直播300多场次,组织干部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全方位入户摸排走访,针对重点人员建立“一户(人)一策”台账,精准掌握群众诉求。同时,抽调专人组建宣传队伍,围绕项目保障、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宣讲,让群众对政策知晓率、认同感显著提升。

政策宣传实现全覆盖,群众知晓率、参与度显著提高。民意收集闭环机制高效运转,196条村级建议、153条镇级建议中,超九成问题当场解决或限时办结;饮水、道路等民生难题逐步破解,特殊群体关爱服务精准落地;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实现“四零”目标,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宕昌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收集急难愁盼事项2593件,已办理解决2359件,办结率91%。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为民办实事”从口号变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如今,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已成为宕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不仅筑牢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更推动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县基层治理呈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态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刘治学、王晓勇)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