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辽西小城故事多 凌源请你来做客

2025-08-26 10:36 中国发展网

摘要:交通的便捷只是凌源文旅蓬勃发展的众多支撑点中的一个。张兴分析,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凌源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提炼出来,形成城市名片和城市竞争力。

辽宁凌源距北京380公里、沈阳400公里,被称为“关东第一站、东北最前沿”。 高德地图界面截图

当冬季到来,山上的野鸡会溜到凌源百合博览园的室外花海,偷吃地里的百合花球。因为部分观赏百合品种含有秋水仙碱等生物碱,所以不少野鸡食用后会因脱水“晕倒”在百亩花海之中。

生态环境优美是辽宁凌源这座距北京仅380公里辽西小城的特色,在这里的绿水青山间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兴对本报记者表示,“红山文化、化石文化、汤泉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凌源打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凌源也正在深挖文旅资源,将“流量”变成“留量”,让全国更多游客充分感受凌源。

凌源目前的主要客源地是辽宁、河北、内蒙古,这与其地理区位有关。凌源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凌源被誉为“关东第一站、东北最前沿”,也是京沈高铁进入东北地区的首站。高铁从北京朝阳站出发,途经河北承德,大约1.5小时即可到达凌源的牛河梁站。

交通的便捷只是凌源文旅蓬勃发展的众多支撑点中的一个。张兴分析,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凌源把这种差异化的特质提炼出来,形成城市名片和城市竞争力。

“南有云南,北有凌源”,近年来,凌源花卉产业快速壮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鲜切花3亿枝,百合和郁金香的产销量分别约占全国的30%和60%。在常住人口50多万的凌源,有1.2万户近4万人从事鲜花产业,鲜切花年产值突破10亿元。凌源百合远近闻名,形成了集种球繁育、花卉种植、冷链物流、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完整百合产业链。

凌源百合博览园的艾椿伟告诉本报记者,凌源鲜切花通过陆运、空运、高铁快运等形式销往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全国500余座城市。他说,凌源气候凉爽,土壤适宜,适合百合的生长。二十多年前,百合种球依赖从荷兰等国进口,经过农业科研专家和凌源种植人员的齐心协力,如今在凌源研发的百合新品种已经返销至荷兰。

夏日正值凌源百合盛放的时节,凌源百合博览园满园芬芳,成了市民和旅客游览打卡的好去处。在7月举行的2025朝阳凌源百合产业大会,一方面推动花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以花为媒,加快生态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通过“赏花经济”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不仅是百合,今年凌源市文旅推介活动频频。不久前,2025辽宁朝阳研学游线路推介活动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其中推介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让熟悉良渚的上海市民开始更多接触牛河梁。

精美的玉猪龙、神秘的红山女神像……在总面积近3500平方米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开启一场中华文明探源之旅。

位于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800年至5000年。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辽宁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工油松林的掩映下,牛河梁遗址在东西约1万米、南北约5000米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等遗址。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珍贵玉器。

牛河梁的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的意义在于,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曾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华大地上,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如同满天星斗,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源头。”

凌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来自“综合实力”。凌源境内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这里有“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绽放”的印记。位于凌源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女神宫、山屿汤等温泉度假酒店年均接待海内外游客十余万人次。

来自凌源市龙凤皮影艺术团的许子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本报记者,凌源皮影戏有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也是“活着”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凌源共有8个专业皮影戏班子,不仅在市区演出,也常年深入乡镇,“锣鼓点一响,乡亲们搬着小板凳就来了”。他说,凌源皮影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今电子屏同步显示唱词,更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凌源皮影文创基地,凌源皮影戏县级非遗传承人张佐飞正在给以玉猪龙为形象的皮影工艺品上色。他说,这里用驴皮等真材实料制作凌源皮影旅游纪念品。小到几十元的凌源皮影书签、挂件,大到千余元的传统皮影,都受到游客的追捧。“经过多道工艺的驴皮皮影,颜料会‘吃’进皮子里,质感、光影效果和塑料制品完全不同。很多游客用手摸摸,一下子就爱上了皮影。”他说,如今基地1年的皮影销售额也有30万~40万元。

2025年1~8月,凌源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4%。张兴说凌源好玩好吃的实在太多,一两句话根本讲不完。他告诉记者,凌绥高速公路9月即将开通,这条北起赤峰市、南至绥中县的高速公路,对凌源而言是向北一小时到草原、向南一小时到海边,这不仅将拉动地区经济,更将推动凌源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崔立勇)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