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活动在仙桃举办

2025-09-26 17:26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秋分至,稻浪黄,鳝鱼跃动庆农忙。9月23日上午,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仙桃黄鳝消费季活动在仙桃市排湖密塘渔村盛大举行。来自全省的农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国采购商与市民游客齐聚水乡,共赴一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的丰收盛宴,让“农民节日农民办、农民节日农民享”的理念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

农味十足:报喜队登台,亮出湖北“产业成绩单”

活动在激昂欢快的开场舞《又是荆楚丰收年》中拉开序幕,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后,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丰收报喜”环节成为焦点——监利水稻、赤壁茶叶、枣阳禽蛋、汉川水产等9个农业生产大县的代表,携本地特色农产品依次登台,与“虾鳝米茶、藕菇橙艾、武昌鱼”等“8+1”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仙桃特色农业产业队伍组成“报喜天团”,用最质朴的语言晒出丰收成果。

江汉大米颗粒如珠、仙桃黄鳝金鳞闪烁、潜江龙虾红遍全国、楚天好茶香飘万里……每一份展品背后,都是湖北农业的硬核实力:粮食产量有望连续13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守牢“荆楚粮仓”;淡水产品产量546.43万吨,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夏收油菜籽产量突破300万吨,连续15年位列全国第二;“仙桃黄鳝”品牌价值达306.51亿元,综合产值破百亿;“潜江龙虾”产业链产值近千亿,“楚天好茶”综合产值超千亿……一组组数据,勾勒出湖北作为“鱼米之乡”的丰饶图景。

乡韵浓厚:农耕文化搭台,唱出江汉新风尚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田野间,更在文化里。活动现场,极具江汉平原特色的文艺节目轮番上演,让农耕文化焕发新活力。仙桃劳动号子《呀嗬咿吙龙彩划》铿锵有力,唱出了水乡人民的协作精神与奋斗激情;沔阳花鼓戏新编《水乡鳝恋》别出心裁,将传统戏曲与黄鳝产业创新融合,韵味悠长;魔术《“鳝”变万化》以黄鳝为创意核心,生动演绎仙桃特色产业的蝶变之路;民歌联唱《仙桃美如画》则用婉转歌声,描绘出田园水乡的诗意风光。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杂技表演《美好生活节节高》尽显仙桃“亚洲体操之乡”的蓬勃朝气,巴基斯坦农民友人献唱的《传奇》与本土歌曲《仙桃有约》隔空呼应,既传递出鱼米之乡的开放包容,也让丰收的喜悦跨越国界,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科技赋能:智慧农机亮相,助力产业提质效

“这机器太方便了!以前处理鳝鱼费工又费时,现在几秒就能搞定!”在“向新求质”现代农机装备展区,一台鳝鳅秒剖机前围满了咨询的农户。作为仙桃黄鳝加工装备的重大突破,这款机器彻底解决了“鳝鳅好吃难处理”的痛点,成为现场最受关注的“明星产品”。

除了鳝鳅秒剖机,农用无人机、无人智能电动拖拉机、测土机器人、植保无人车等一批农业科技新成果也集中亮相。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操作,不少农民朋友上前体验,感慨“智慧农机让种地越来越轻松”。新型经营主体代表纷纷表示,这些“科技帮手”正改变传统农耕模式,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降本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硕果累累:表彰新农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丰收的背后,是无数新农人的坚守与创新。活动现场,“2025年湖北省十佳农民”表彰仪式格外隆重,蔡甸黄利军、竹溪龚燕、荆州唐兵等10位获奖者登台领奖。他们中,有人深耕水产领域实现“智慧养鱼”,有人玩转电商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有人钻研农技推动“科技种粮”,有人打造茶品牌带动“茶香富民”,用实干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此外,仙桃黄鳝、江汉大米·仙桃香米产业访谈环节,产业代表与科研专家共话“一条黄鳝游出百亿产业”的秘诀,从种源攻关到深加工产品开发,从品牌打造到市场拓展,完整呈现了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路径。现场同步开展的湖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成果展、“寻味仙乡”美食市集、三农达人带货直播、“仙桃黄鳝”趣味游戏等活动,更让市民游客在逛、吃、玩、购中,沉浸式感受丰收的快乐。

作为“中国黄鳝之都”“鱼米之乡”,仙桃近年来以科技赋能农业、以品牌引领产业,大力发展黄鳝、香米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此次丰收节活动的举办,不仅展示了湖北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成就,更彰显了“三农”工作的“压舱石”作用。当前,仙桃正朝着建设农业强市、打造江汉平原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的目标迈进,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奋力绘就“水清岸绿产业兴、村美民富乡风淳”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廖亮  潘登)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