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成都邛崃市:探索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郊区产业新城

2022-12-05 14:17 中国发展网 李平贵

摘要: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探索与天府新区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新型协作模式,引进锐芯科技、苏州百克晶等半导体企业,形成“芯片设计+精密腔体加工+芯片研磨切割设备生产+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增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李平贵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面展示各级各部门推动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成都发展改革推出“公园城市 成都示范”专栏,滚动刊发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本期推出“邛崃市:探索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郊区产业新城”。

邛崃市:探索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郊区产业新城

邛崃市聚焦建设公园城市产业新城,以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为空间载体,依托区域良好生态本底,打造以2111亩泉水湖湿地公园为生态绿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嵌套的羊安产业新城,探索走出一条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活宜居的郊区新城发展新路。

聚焦塑造优美形态,构建公园城市骨架

创新城市规划理念,以斜江河、南河、小南河为自然本底和生态廊道,以聚水成珠的思路规划建设泉水湖湿地公园,构建“三河”环珠、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绿心,筑牢城市发展生态基底。立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和宜创宜居宜业功能布局,完善羊安新城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以泉水湖湿地公园为中心,以“三河”为廊道,铺展大尺度生态空间,促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教融合试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与“八纵六横”交通网络有机衔接,构建“一湖、三河、三区”的公园城市骨架。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秉持“引凤入城,水润羊安”理念,锚定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目标,加快推动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围绕泉水湖湿地公园生态绿心,布局科研创新、活力消费、商业商务、运动休闲、教育医疗等功能配套,建成羊安新城科创中心、综合运营中心、独角兽工场等5万平米高品质科创空间与3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聚焦产业人群生活需求,植入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咖啡吧等业态,与5公里绿道有机串联,呈现出生态湖泊、环湖绿道、休闲运动等多元场景;成功引进北京大学一级校企北大金秋高品质高中及幼儿园、四川交院、锦城学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切实提升区域教育品质与医疗服务能力。

聚焦提升发展能级,集聚现代优势产业

遵循“链主聚集链属、头部引领集群”发展思路,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结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及其他重点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的“5+N”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焦动力电池产业,引进上海璞泰来、融捷锂业等新能源企业,初步构建“电池材料-设备制造-电池总装-终端应用”全产业链条,成为成都市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主承载地。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探索与天府新区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新型协作模式,引进锐芯科技、苏州百克晶等半导体企业,形成“芯片设计+精密腔体加工+芯片研磨切割设备生产+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功能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成都市级以上创新平台6个、绿色工厂4家。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