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北运河京冀段互联互通,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务工作为十周年献礼

2024-01-31 16:28 中国发展网 成静
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务 北运河

摘要: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务工作立足发展需要,按照中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出的“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的工作要求,形成一批具有副中心特色的水务工作成果。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成静报道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水务工作立足发展需要,按照中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出的“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的工作要求,坚持系统治水,综合治水,协同治水,以改善水质为核心,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围绕构建“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的水环境格局,按照“城乡统筹、远近结合、源头消减、循环利用”的原则,通过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水系连通循环、截污治污、湿地建设等工程措施,城乡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防洪防涝体系日臻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水务公共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副中心特色的水务工作成果。

据北京市通州区水务局副局长刘振锋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系统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水务科技项目获奖。一批水利工程获国家及北京市长城杯等奖项。北运河甘棠橡胶坝改建工程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并与碧水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北京环球度假区景观水系工程全部实体工程先后获得北京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工程金质奖;碧水再生水厂地上景观公园和台湖应急供水工程均获市领导肯定批示。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力攻坚,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打造两岸景观,建设慢行系统,提高亲水性和开放性,形成连续贯通的生态化滨水岸线和高品质滨水空间。通过三大水网建设,形成水系连通循环,在流动中提升水质,促进沟渠生态修复。分期完成镜河、通惠河、凉水河、萧太后河环球影城段、凤港减河、温榆河、港沟河、中坝河等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景观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还要加快实施通惠河二期、萧太后河、玉带河等骨干河道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滨河人居环境。2020年温榆河、北运河水质主要指标为IV类,高于水功能区划V类要求;通州区3个重要水功能区全部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

二是控源截污,水污染治理持续深入通州区大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副中心水环境。强化流域统筹,推动治污理念实现深刻转变,印发《通州区全面打赢城乡水环境治理歼灭战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以污水治理、溢流污染治理、面源防治、再生水扩大利用及水网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9大方面65项具体任务,将“源、网、厂、河”系统治理理念落实落地。持续提升副中心范围污水处理能力和运行保障安全。目前,全区建成碧水、河东及张家湾再生水厂等污水处理设施166座,污水处理能力约57.41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2015年的67.2%提升至2022年的94.5%。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已进入商业运行,与河东再生水厂构成10.8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满足副中心东部地区需求,实现了乡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2020年-2023年累计污水管线累计完成748.32公里,再生水管线累计完成45.19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339个村庄。北运河通州城市段、运潮减河、温榆河(通州段)、凉水河(通州段)先后上榜“北京市优美河湖”。通州区的水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豹猫现身通州区潮白河流域,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四角刻叶菱”在北运河、镜河等水域内小种群生长。

三是系统谋划,海绵城市建设卓有成效2016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城市副中心由此拉开海绵城市建设序幕。经过近8年建设,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北京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模式。以区政府办印发的《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成为北京市首个区级层面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专项政策文件。为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连续编制两个三年实施方案并落地实施,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共计完成试点区海绵城市项目125项,4万余居民受益,打造了城市绿心公园、镜河水系、北京环球度假区景观水系、张家湾设计小镇、朗清园等一系列海绵城市示范样板项目,充分体现了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的国际水准,为全市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为29.9平方公里。国家住建部、丹麦大使馆及一批中市属单位对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进行了调研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2023年,在由科技部等各部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关村论坛上,通州区作为北京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代表,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副中心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全面展示了副中心海绵建设成果。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秉承首善标准,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绘一张蓝图不动摇,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海绵城市,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海绵城市样板!到‘十四五’末,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到2035年,海绵城市达标比例将达到80%以上,持续全域推进建设安全可靠、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刘振锋表示。   

四是多水源保障,城乡供水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通州水厂并实现广渠路东延供水管线顺利通水,为城市副中心增加供水能力23万立方米/天。台湖镇4-1街区完成水源切换,实现本地地下水源全部置换为地表水源,宋庄镇4个小区如期接入公共供水,约1.8万户居民生活用水品质得到根本改善。全区22座城镇水厂与朝阳北路、广渠路东延供水管线、甘棠应急水源地以及亦庄市政管线,初步形成“南水北调中线水、中心城区管网水、本地地下水”的多水源保障格局。城市供水安全系数达1.3以上,有力保障了副中心供水安全。

五是标本兼治,防汛综合能力全面增强围绕构建“三横两纵防外洪,两大枢纽分泄洪,分区蓄滞洪涝水,支沟泵站排内涝”的防洪排涝格局,宋庄蓄滞洪区二期、温榆河、北运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防洪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副中心“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切实保障了副中心防洪安全,完成通惠河一期、凉水河通州段等6条中小河道治理工作,全区依法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2020年完成区级防汛抗旱职能转隶,牵头组建水务防汛专项指挥部,建立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制定涵盖应急抢险、洪水调度、安全避险等类型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并完善各项联动机制,基本实现对防汛重点部位、防汛风险点、突发事件的全覆盖;不断充实物资储备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认真进行防汛隐患排查、河道清障等专项排查,逐一落实隐患点应对措施和治理责任;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抢险队伍体系,加强队伍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特殊环境下的综合抢险救援能力。此外,每年汛前有序开展城镇排水设施和河道“双清”行动,对1万余个雨水口、15座泵站集水池和蓄水池进行清掏,对370公里管线进行疏通掏挖,同时排查入河排水口并对200余条沟渠进行清淤整治,有效实现镇域河道沟渠整洁达标,保障汛期排水畅通。在应对海河流域“23.7”特大洪水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水情研判预测,科学精准实施水工程调度,打赢了这场防洪排涝防御攻坚战,并有力支持了门头沟、房山防汛救灾工作。

六是统筹协调,实现北运河京冀段互联互通2019年10月3日,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旅游通航;2021年6月26日,北京段40公里及河北廊坊段22公里分别通航;2022年6月24日,京冀段全线62公里互联互通试验性通航。

北运河北京段通航重点围绕“通”“游”“美”三个体系展开建设。为了实现游船“通”,打造Ⅵ级标准航道,疏挖北运河甘棠闸至市界28.7公里河道,拓宽至140米至180米,新建甘棠、榆林庄两座双线船闸,拆除旧武窑桥,建设新武窑桥,保证游船通过。为了体现特色“游”,建设儒林、和合驿两座临时码头,设置“一短、一长、一夜游”三条航线。深入挖掘了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提升船上服务。为了打造景观“美”,河道治理考虑景观工程,将逐步打造“一轴”“两带”“两山”“十三节点”的景观结构布局,同时不断完善桥梁夜景照明景观。

北运河通航串联北京城市副中心范围多处功能节点,带动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给广大市民提供旅游休闲新去处,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打开了一扇展现副中心建设成就之窗。通航三个阶段分别以“喜逢盛世 扬帆起航”“扬帆·潮头立”“启航·新征程”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三届简约精致、务实热烈的通航仪式,展现了北运河通航工作成果,彰显了副中心基础设施提升成绩,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擦亮了大运河文化品牌。

北运河通航创造多项新的历史,给京冀两地水上交通运输业带来新业态新要求。北京市第一次出现航道和航运,第一次出现市内水路运输,京冀互联互通标志着北京第一次出现跨省际航道及水路运输。这些新变化需从基础配套、建章立制、运行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同步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北运河航运综合效益。这既是对交通行业的激励与考验,更是推进城市副中心水上经济建设的新起点。

借鉴国内外运河沿线城市经验,结合北运河通航,策划水上体育运动,发展游艇新业态,2021年10月10日及2022年9月18日成功举办两届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赛艇大师赛,2022年9月24日举办了首届北京桨板公开赛。以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及赛事等新业态打造了城市副中心新亮点。

责任编辑:成静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