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奋筑绿廊正当时

——永定河灾后恢复重建与综合提升工程加速推进

2024-12-16 11:0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永定河流域治理 灾后重建 生态补水 流域治理 绿色生态

摘要:始终坚持打造“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再现人水和谐的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是永定河流域各方的共同目标。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肖芬 陈运东 范世成  记者潘晓娟报道 

永定河流域属海河水系,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河流,贯穿京津冀晋蒙的生态大动脉,是国家四大重点防洪江河之一,也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

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北京地区遭遇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大降雨量和1924年以来最大洪水。正加快综合治理与生态复苏步伐的永定河,以更加稳定的河槽形态、更为坚固的防洪工程设施,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冲击,但干支流河道、堤防及桥涵、库坝等多处水工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损毁。

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

为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中央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项目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会同地方全力以赴抓好灾后水利建设工作,确保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北京市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在大建大治背景下,从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永定河灾后重建快速铺开。今年3月底,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7个永定河北京段灾后建设项目全面开工,涉及150余公里河道修复提升,以及官厅水库清淤和两座水库、两座电站水毁修复。截至12月初,北京段项目已投入管理及施工人员8700余人、机械设备1600余台。

结合国家水网建设及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规划,公司在流域沿线共谋划实施11个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项目,总投资额119亿元。北京段进行堤防加固加高、河道扩挖整治、防汛堵口改造、库坝闸站修复、水库清淤扩容,上游山西进行节水综合改造,下游天津实施泛区行洪能力提升、主槽清淤工程,以提升主槽过流能力为主。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北京灾后项目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坤表示,这将助力完善“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的永定河防洪体系,提升流域韧性。

永定河北京段长约170公里,自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出山,奔向平原。这里,卢三段、卢梁段、“五湖一线”等多个永定河灾后项目施工正酣。

12月初,正值冬修水利“黄金期”。下午4点的北京门头沟山区,已然一幅落日余晖的景象。在妙峰山镇水峪嘴村旁,宽阔的永定河河道和左岸边坡覆裹着钢筋石笼,在日光照射下泛着银光,延伸至远方。施工队伍正忙着石笼填料、封口检查等工作,不远处传来挖掘机回填覆土的轰鸣声。

图为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石笼护坡。另一侧河道内,永定河秋季生态补水有序进行

(图为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石笼护坡。另一侧河道内,永定河秋季生态补水有序进行。)

2023年那次洪水肆虐后的永定河门头沟段,河岸坡体塌方、林木冲毁,河道杂物、淤泥深积,多处跨河设施遭水毁。如今,这里更多的是一幅幅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生动画面。

“2023年8月份,公司响应门头沟区号召,7天紧急清理河道9.4公里,清除淤泥垃圾等2.2万余方、倒枯树木1000余株,多家央国企火速支援,完成了门头沟段102公里河道应急清理”,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山峡段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振华告诉记者。

今年实施的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提升工程,将进一步疏挖整治73公里河道,恢复河形及纵向连通性,“除了疏河槽,还将稳滩地、固岸线、护村庄,修复重建9座漫水桥,在河道范围内4座规划保留村庄建设护村堤、疏散道路和避险平台,实施岸坡绿化防护,综合提升防洪能力”,刘振华说。

创新工程技术,厚植于民心工程中

卢沟桥至市界大兴区梁各庄,是永定河流经北京的最后一段,该段长60.7公里,沿河分布着大兴、丰台、房山3区近50个行政村,永定河三座滞洪水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位于此区域。以卢沟桥为界,卢沟桥至三家店拦河闸,为永定河卢三段,河道全长17.4公里,其左堤保护着北京市中心城区。

图为永定河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二标前辛庄段,地下防冲墙钢筋笼安装_副本

(图为永定河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二标前辛庄段,地下防冲墙钢筋笼安装。)

“没想到,地底下还会有一道墙!”在永定河卢梁段综合提升工程现场,施工的工程项目让前来采访的记者发出感叹。

地上修堤,地下筑墙。永定河进入平原后流速减小,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高出堤外地面2米至7米,成为“地上悬河”,此段约80公里河道左右两岸多为松散地层,堤坝易受水流淘刷,产生防洪安全隐患。为解决河堤抗冲、防渗、超高不足等问题,永定河灾后建设项目对防洪不达标堤防进行加固加高,并在现状河堤堤脚处修建地下防冲墙等护砌结构。

这道防冲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单墙厚0.6米、深14米至23米,顺着堤脚垂直插入地下,成为堤防看不见的“钢筋铁骨”。重要防护堤段,防冲墙是双排的。它们呈“Π”形结构,两墙体间垂直方向每隔6米设置一道高6米的连接墙。在洪水冲刷带走前方土体情况下,双排防冲墙能够保持自身结构,确保堤防的整体稳定和抗冲安全。

“这是一种创新工艺,全地下作业,从导墙修筑、挖槽、泥浆护壁、钢筋笼吊装和混凝土灌注,都有着极高的精度和工艺要求。为实现双墙有效连接,我们采用了‘双T字’钢筋笼和‘排插接头’连接方式”,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卢梁项目部副经理陈建华表示,防冲墙前方还埋设了铅丝石笼备塌体,“备塌体可以有效抵御洪水局部冲刷,这种刚柔并济的防洪结构为堤防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施工现场1

(图为永定河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施工现场)

据悉,永定河灾后综合提升工程将在卢三段、卢梁段建设地下单排、双排防冲墙50多公里,整治两岸20余处险工段,加固稻田、马场、大宁3座滞洪水库中隔堤,改造京广铁路道口、卢沟桥东桥头防汛堵口,实施主流区疏浚及固滩护岸等配套工程。工程完工后,卢三段左堤可抵御16000m³/s可能最大洪水,接近去年“23·7”洪水洪峰流量的4倍,右堤可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深植永定河平原段的地下钢筋混凝土防冲墙,藏于山峡段河道中的钢筋石笼和沿岸村庄的地下混凝土防护排桩,都是永定河上筑起的“隐形防线”。“河道变宽了,岸边加固了,他们还对沿岸村庄进行了防护。我经常从桥上看着施工工人们把一根根混凝土桩打到地下,据说每根直径1.4米,有16米长!我们的村子更安全了”,聊起永定河山峡段工程,门头沟妙峰山镇陇驾庄村村民张耀辉高兴地说。

推广安全“积分”,让河湖更加长治久安

在永定河卢梁项目四标段工人休息区,一台靠墙放置的自动贩卖机十分抢眼。里面整齐摆放饼干、凉茶、洗发水等食品饮料和生活用品。

几名工人不时驻足,透过玻璃柜门打量着里面的商品,一名工人正在“刷脸”购物。

“用安全积分可免费兑换商品,深受工人们喜爱”,据中交二航局永定河卢梁四标项目安全总监李淑齐介绍,工人们到班打卡、参加班前喊话、遵守安全生产规则、参加安全培训、主动报告安全隐患,都可获取安全积分。

积分兑换大大提高了工人参与安全活动、规范安全行为的积极性。兑换机与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连通,可“人脸识别”操作,对未实名登记工人,会限制兑换和作出提醒。“我们还对各班组得分进行月评激励,营造‘比学赶超’的安全管理氛围”,李淑齐介绍说,自推行“安全积分”,兑换的商品价值已超8万元。

兑换的是肯定,积攒的是安全。以卢三段、卢梁段为示范,永定河灾后项目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施工区域全封闭、人员实名制管理,“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实现二维码身份标记、视频监控信息化管理,各类工区按工序合理布局,班前宣讲台、工人休息区、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应急物资库等设施应有尽有。

“原料可以溯源,施工人员扫描二维码能实时查看作业指导、质量控制要点等信息”,中交河海永定河卢梁三标项目副经理陈光表示,工地安装了自动除尘喷淋系统和焊烟净化设备,使用模块式泥浆箱过滤泥浆固化减排,采用钢制导墙替代混凝土减少土壤污染,“要施工安全,也要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确保生态安全”。

技术创新赋能优质工程,实现精细化管理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搭建灾后工程施工管理平台,接入各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连通数字孪生永定河系统,实现对在建工程实时管理和视频孪生模型实时调度,为工程汛期安全和后期运维提供决策支撑。

BIM可视化平台,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第二标段防冲墙进度展示

(图为BIM可视化平台,卢三段综合提升工程第二标段防冲墙进度展示)

多个项目标段建设完成地下防冲墙BIM(建筑信息模型)进度可视化平台和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对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监控和精细化管理。全新的应急通信系统也在永定河山峡段上线,成功打通三座电站、两座大坝及管理公司驻点通信,实现统一调度。

“系统运用公司研发的‘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全面感知技术’,可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电台均中断情况下,通过卫星电话、窄带自组网等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确保突发情况下一线人员不失联,指挥调度指令能下达到一线”,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信息化专班负责人韩黎明表示,该项技术日前被纳入水利部2024年科技推广目录。

以人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永定河灾后项目建设不断为河湖安澜“积分”。目前,永定河北京段受灾水库、河道堤防及闸坝功能已基本恢复至灾前水平。预计今年年底,永定河卢三段、卢梁段基本完成地下防冲墙建设,山峡段、两站、“五湖一线”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两库项目完工验收。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后,河岸复绿、岸坡护绿等后续工作将快速跟进,预计至2026年初,永定河将添绿1000公顷。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灾后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君伟表示,“我们将统筹好灾后重建与流域治理、防洪度汛、生态补水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三年时间内,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治洪’原则,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长远坚持流域系统治理,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打造“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再现人水和谐的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是永定河流域各方的共同目标。

(图片由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潘晓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