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新建立占道施工“阳光协商”机制,推动道路工程从“闭门决策”向“全民共管”转变
摘要:广州敞开决策大门,把占道施工计划统筹会放到社区,并邀请市民参与统筹决策过程,探索建立市民与政府、施工方“面对面”的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协商机制,让民生工程成为市民看得见、能参与、可监督的“透明工程”。
中国发展网讯 庄晓君、记者皮泽红报道 近日,广州敞开决策大门,把占道施工计划统筹会放到社区,并邀请市民参与统筹决策过程,探索建立市民与政府、施工方“面对面”的占道施工计划统筹协商机制,让民生工程成为市民看得见、能参与、可监督的“透明工程”。
近年来,各类地下管线开始老旧化,不同程度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的体验感,需要及时更新,同时,各类民生建设工程和“超期服役”的地下管线迁改项目日益增加,也需要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再加之道路频繁开挖、占道施工信息告知又不到位、施工方和市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惠民工程被市民误解。
为缓解这个矛盾点,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海珠区住建局敞开统筹决策的大门,增进市民对“占挖道路”的理解。
统筹决策大门敞开,民主协商市民齐来。海珠区怡趣街路段长约360米,只有双向两车道,周边却聚集着多个大型居民小区,还分布着五中滨江学校、海珠区绿翠幼儿园等机构,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出行压力特别大。海珠区住建局组织属地街道、交警等单位,发挥属地联系群众的管理优势,开展辖区道路占道挖掘综合统筹会审工作。
此次统筹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首次参与,标志着广州城市道路占道施工治理模式发生重要转变,从过去的“政府带着办”,到现在的“大家商量办”。
统筹会议还特设民生协调答疑环节。三家拟施工的管线建设单位除了把准备的施工方案、交通疏解方案等资料接受参会相关部门联合审查,还需当面解答区政协委员、新港街道人大代表、居民代表还提出的施工优化建议和民生关注问题,并对文明施工、作业噪声、扬尘管控落实等措施予以说明和承诺,缓解市民的“施工焦虑”。占道施工专题协调会的民主协商机制,把过去应对市民投诉的“被动管理”变成对周边居民的“主动服务”,这种多方参与机制让占道施工决策更加透明。
信息化激活数字地图,施工计划市民可查。海珠区拥有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利用大数据技术破解“无序开挖道路”难题,也是城市道路占道施工计划统筹的重要一招。
今年海珠区开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推出了“道路挖掘计划一张图”功能,将工程信息与地图定位相匹配,精准显示道路施工的具体范围,便于科学安排占用挖掘道路统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道路反复开挖、施工扰民现象。该系统已向海珠区交警、辖区街道、管线单位等开放,可全面收集计划施工信息和反馈意见,还可根据工程建设单位在计划申报阶段绘制的地图定位信息,自动标记占挖范围重合的施工计划,为统筹合并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市民群众也可通过登录城市道路计划系统,按路段关键词查询到已取得计划号占道工程的施工计划时间。
搭设协调沟通平台,民生工程科学统筹。海珠区住建局依据地下管线管理计划,统筹施工安排,对一年内计划重合路段协调共同施工,两年内需开挖路段统一时段进场,避免重复开挖。2025年以来,海珠区住建局受理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计划统筹项目158宗,通过计划统筹项目141宗,因条件不成熟不予通过17宗,统筹协调昌岗路、工业大道等3个路段交替占道开挖项目有序施工。如根据管线单位报送的海珠区怡趣街占道施工原计划,涉及老旧管网雨水、排水、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将于不同时间段分别进场施工,容易导致初次挖掘修复后不久即面临二次开挖的情况。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坚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出发点,搭建计划统筹沟通平台,经充分沟通协调,各管线建设单位根据“一次综合设计、一次统筹施工”的原则,通过调整工艺、工期等方式,在开挖重叠路段协调共同施工,在相邻影响交通路段分段错开施工,尽力压缩施工围蔽时间,最大降低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让民生工程真正变民心工程。
据介绍,聚焦“办全运、提品质”,自2024年以来,海珠区开展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由道路管理部门综合统筹管线民生工程和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同步实施,对占道面积与施工时间进行控制,对同一路段有开挖需求的各类占道施工予以整合,减少“开挖无序,随意施工”等现象。
计划信息全面公开,争取群众支持理解。民生项目不是一“决”了之,经会审同意的占道挖掘施工计划,占道施工建设单位需提前把工程项目背景目的、工程概况、施工进场时段、实施周期、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告知属地居民及行经施工路段的群众。此次占道施工专题协调会后,管线建设单位将根据会议意见优化施工方案,同时由海珠区住建局按规定发放统筹项目计划号。
通过精准、定向在街道社区中及时公示,做足信息告知提前量和覆盖面,积极宣传民生工程的作用意义,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同时,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共治、促使建设单位将施工过程影响降到最低等举措,让全体市民知情、参与、监督占道施工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占道施工管理的包容性,最大限度争取企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建立占道施工“阳光协商”机制,推动道路工程从“闭门决策”向“全民共管”转变。通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实现政府治理与市民参与的“双向奔赴”,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