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人工智能+落地”要在认知上保持合理预期,避免追求一步到位
摘要:顶层设计上需要更加包容、鼓励创新试错的环境,着力构建一个拥抱不确定性、鼓励多元探索的生态系统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186期“经济每月谈”,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的实践和前景”。会议由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主持。腾讯研究院副院长刘琼认为,人工智能+落地的主要障碍包括,高质量语料供给不足、算力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应用场景进入门槛较高、领军人才短缺等多重因素。但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关键在于识别出制度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三方面:自研软件应用生态薄弱导致人工智能+落地缺乏系统性支持;数据深层次问题导致企业场景数据储备不足;软硬协同不足导致工程化创新价值难以普惠共享。
刘琼建议:一是顶层设计上需要更加包容、鼓励创新试错的环境,着力构建一个拥抱不确定性、鼓励多元探索的生态系统。二是认知上保持合理预期,避免追求一步到位。凡是落地大模型应用场景效果较好的企业,都是基于自身的明确需求,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循序推进。面对技术的快速迭代,企业应避免步子迈得太大,先完成从0到1的构建,再根据业务复杂度推进模型适配和应用开发。三是破除“重硬件轻软件”的认知偏见,多层次推动软件应用生态可持续发展,夯实人工智能+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