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智仲裁深度融合,引领国际仲裁数智治理
摘要:“人工智能+仲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国际性和前瞻性,要推动数智仲裁深度融合,保障数智技术下仲裁独立公正高效
——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7日,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在京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聂文慧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际仲裁进入全方位重塑、技术性革新、历史性跃升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仲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国际性和前瞻性,要推动数智仲裁深度融合,保障数智技术下仲裁独立公正高效;深化国际仲裁数智合作,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包容、高效的国际仲裁新生态;引领国际仲裁数智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与国际法治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简称“贸仲”)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简称“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IPB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ACLA)共同主办。司法部副部长武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王淑梅,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主席Michael CHU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联合国贸法会秘书长Anna JOUBIN-BRET发表视频致辞。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主持开幕式,并主持发布《携手促进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发展的共同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负责人沈红雨,国际调解院(IOMed)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发表主旨演讲。
全国人大、外交部、司法部、国台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师协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法院、大型企业、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和代表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近500人现场参会,其中外宾237人,包括51家国际组织及国外主要争议解决机构共119名负责人和代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10万人次在线关注或收看。
拉美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贸仲与拉丁美洲仲裁法律机构建立了机制化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中拉争议解决领域交流合作,本届高峰论坛同期举办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凝聚中拉及国际仲裁界智慧力量,促进国际法治协同发展。
武增指出,司法部扎实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我国仲裁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新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仲裁法,全面提升中国仲裁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王淑梅表示,近年来,中国法院积极回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动解纷机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探索仲裁保全、司法审查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为中外当事人多元纠纷解决提供在线服务。中国法院将与各国法律同仁一道,深化人工智能在纠纷解决领域的运用,为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中国司法智慧和法治力量。
联合国贸法会秘书长Anna JOUBIN-BRET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联合国贸法会在推动争议解决与数字化协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工智能在争议解决中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增强国际合作与维护技术伦理的基础上,既要防范风险,又要确保仲裁裁决的跨境执行力,增强国际仲裁的可信度并使其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希望各界专家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提升仲裁效率并维护贸易公平展开深入讨论,共建更加高效、透明和可信任的国际仲裁体系。
环太平洋律师协会主席Michael CHU表示,环太平洋律师协会汇聚全球多地法律人士,以促进亚太法律领域交流与发展作为核心使命。面对人工智能与全球合作两大议题,环太平洋律师协会围绕AI伦理规范、网络安全应用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未来将继续坚持创新与审慎平衡原则,培育高效运用AI技术的洞察力与伦理准则,确保AI技术成为提升争议解决质效的基石。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在深刻重塑人类社会。为积极响应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发展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合作与应用,贸仲发布《行动计划》,获得全球74家国际组织及争议解决机构的广泛支持。
《行动计划》呼吁国际组织、仲裁机构、科技企业与学术界等各方,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可持续地应用于仲裁。一是拓展应用场景,探索“人工智能+仲裁”的深度融合;二是夯实技术基础,推动机构、企业与学术界协同创新;三是规范数据治理,强化信息安全与风险防控机制;四是推进国际标准制定,完善全球规则体系;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开放透明的智能仲裁生态。
《行动计划》将人工智能与国际仲裁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提升仲裁效率与发挥仲裁优势的突破之举,把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置于突出位置,为国际仲裁界应对数字革命带来的共同挑战贡献了东方智慧。联合国贸法会秘书长Anna JOUBIN-BRET在致辞中高度评价《行动计划》,认为该计划旨在推动包容性发展、保障程序规范、提升透明度,并推进协作性程序与治理机制建设,必将为探索数字智能时代国际仲裁的未来发展路径树立良好典范。
论坛现场举行《行动计划》发布仪式,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主持。聂文慧副会长、武增副部长、王淑梅专委、王承杰秘书长、孙劲主任以及联合国贸法会、环太平洋律师协会、非洲仲裁促进协会等22位国际组织及国际主要仲裁机构代表步入主席台,共同支持发布《行动计划》,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表示祝贺。
在主旨演讲环节,沈红雨庭长介绍了新修订仲裁法在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方面的创新亮点。她表示,人民法院将制定有关司法政策支持仲裁高质量国际化发展,制定司法解释保障新仲裁法顺利实施,形成解纷合力推进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并一如既往依法支持和监督仲裁,恪守条约义务、坚持有利于裁决执行的理念,做好全面准确实施新仲裁法的各项准备工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孙劲主任介绍了国际调解院的发展历程与愿景宗旨。他表示,国际调解院致力于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一个新平台。数智时代下,国际调解院将继续培育调解文化,借数字技术提升调解可及性与效率,通过能力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推动调解规则完善,降低争端解决成本,促进诉讼、仲裁与调解并行,助力全球商业主体长期可持续合作。
本届论坛以“智启仲裁 数说未来——数智时代的国际仲裁”为主题,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40余位国际组织代表、仲裁法律界、公司实务界专家围绕“智联全球:共筑国际仲裁数智协作新格局”“智赋新章:规范国际仲裁数智辅助新边界”“智序未来:擘画国际仲裁数智治理新图景”三个议题发表演讲,就国际仲裁的数智协作与制度创新、人工智能辅助仲裁的实践与风险治理、产业数智转型中的仲裁挑战与服务提供等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第一个议题中,演讲嘉宾围绕数字革命与人工智能对国际仲裁生态的深刻影响展开深入探讨,并倡议在多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与技术发展差异背景下,国际仲裁界应不断凝聚共识、强化协作,以共商促共享,通过制定法律、修订规则、完善仲裁工具箱,以更高水平的规则创新推动效率与公正的统一,筑牢数智时代国际仲裁公信力,共同推动数智时代仲裁合作迈向新阶段。
在第二个议题中,研讨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辅助实践、技术伦理与规则构建等核心问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数据管理、增强证据分析、提升庭审效率等方面的应用路径,并就防范数据安全漏洞、算法偏见与AI幻觉等新型风险提出对策,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仲裁”在规范中发展、在安全中创新。
在第三个议题中,研讨嘉宾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深入探讨了各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为国际仲裁带来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并就仲裁如何更好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助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开放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研讨。
为期一天的会议在热烈讨论与交流互鉴中落下帷幕。闭幕式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分别致闭幕辞。贸仲仲裁院副院长谷岩主持闭幕式。
高子程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国际仲裁正站在数智化转型的潮头,广大从业律师要主动适应数智时代新要求,不断提升数智素养和涉外法律服务,同时坚守职业伦理、保持独立判断,以更高的专业水准适应国际仲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国际仲裁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王承杰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国际仲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回应鲜明的时代诉求、把握独特的制度优势、坚守公正高效的核心价值。贸仲将一如既往秉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携手国际仲裁界,共同开辟国际仲裁全球化合作与发展新纪元。
本次论坛为全球仲裁法律界共谋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仲裁、共商全球仲裁合作大计搭建了高规格平台,与会各方围绕国际仲裁数字化变革、人工智能应用与全球治理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务实成果。本次论坛充分展现出以贸仲为代表的中国仲裁机构日益增强的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国际影响,并向世界清晰传递出中国正逐步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优选地的坚定信号。
责任编辑:杨虹